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 碳的单质

课时 碳的单质
素养目标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3.以碳的单质为载体,引导学生形成观念:(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2)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

教学重点 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师讲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元素组成不同的物质。那么,有没有同一种元素组成不同种物质的例子呢

【师问】氧元素能组成哪些单质

【师问】磷元素能组成哪些单质

【师问】由此说明什么

【师讲解】碳元素能不能组成不同的单质呢?研究表明: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刚石、石墨和C60

【生答】氧气和臭氧

【生答】白磷和红磷

【生答】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以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 活动一 探究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

引导学生观察玻璃刀头上镶的金刚石,动手试一试:看看玻璃刀能否将玻璃片割开

思考:通过观察、亲身实验和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学生四人一组)用玻璃刀裁玻璃学生讨论、总结 通过观察和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物理性质 用途
金刚石 颜色 形状 硬度 导电性  
       
 
新课教学 活动二 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问题:同样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会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呢?同学们请用铅笔刀削点铅笔芯粉末,用手触摸一下有何感觉

课堂实验:验证石墨的导电性

提供器材:利用实验材料(6B铅笔芯、干电池、导线、小灯泡)设计实验,探究石墨的导电性

(教师巡视指导)

思考:通过实验和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学生触摸铅笔芯粉末,感知石墨的滑腻感和质软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学生讨论、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第一手资料,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物理性质 用途    
石墨 颜色 形状 硬度 导电性  
       
 
活动三 木炭的吸附性

演示实验6-1,将教材实验6-1中的一个锥形瓶改成A、B两个锥形瓶,加入相同的红墨水,分别向A、B两个锥形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木炭粉和活性炭,并提出以下问题:(1)A、B两个锥形瓶中的现象有何不同?说明了木炭、活性炭分别具有什么性质

(2)请你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讨论产生不同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3)你们知道这一性质有什么实际用途吗?哪种物质效果更好

观察现象、分组讨论

总结、发言

让学生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四 C60的分子模型

投影:C60的分子模型

C60的分子结构

教师介绍:这是一个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分子形似足球,故其又名“足球烯”。它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学生观看模型,倾听教师讲解 通过对C60、碳纳米管的发现及研究的学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活动五 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这节课通过对比分析、对比实验,从结构、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介绍了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你们能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吗?(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反之,用途反映了性质,性质又反映了结构)

分组讨论,交流体会总结归纳 将所学的知识升华,形成理论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