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描述肾单位的结构。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单位的结构。
肾单位的结构。
泌尿系统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尿常规检测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水对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时却会排出很多的水。那么,人体为什么还要排尿呢?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尝试回答。
新知探究
一、排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讲解: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那么,什么是排泄?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讲解: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属于排泄。粪便的排出也属于排泄吗?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尝试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补充讲解:排遗是指动物体通过消化系统将不能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和剩余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是消化系统作用的一部分。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师活动】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组织学生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由图示可以看出,泌尿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注意观察标注的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推测一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
1.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2.肾动脉的颜色为红色,肾静脉的颜色为蓝色,肾的颜色为红色。推测血液经肾动脉流入肾脏,经肾静脉流出肾脏。
3.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肾动脉中的血液将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带到肾脏,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肾静脉则将排除了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的血液送往人体其他部位。
三、肾脏与肾单位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进一步拓展讲解肾脏的外部形态和结构特点。
肾脏位于腹腔后壁、脊柱两侧,为成对的蚕豆形状的器官,颜色为红褐色。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教师活动】展示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肾单位。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补充: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
展示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指导学生描述肾单位的结构并分析血液在肾脏内的流动途径。
【学生活动】观察肾单位结构,思考,描述:
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血液在肾脏内的流动途径:肾动脉→肾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肾小静脉→肾静脉。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总结: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我们刚才分析了血液在肾脏内的流动途径,那么,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探究。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