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教材分析
《燃烧和灭火》是初中化学教材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单元是上册教材的最后一个部分。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本节知识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八单元金属与矿物,对于以前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以后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在第一课时中已经介绍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常用灭火方法、灭火器的使用等内容,第二课时围绕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和爆炸发生的原因,展开关于燃烧的继续学习。教材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讲述了爆炸的原因,以燃放鞭炮为例说明,并通过家用燃气爆炸引出爆炸极限的概念。教材选取面粉爆炸的有趣实验来说明为什么会发生爆炸,进而引出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关系,并对学生进行易燃易爆物的安全教育,普及安全标志和安全措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的性质,知道了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也了解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和灭火的基本原理,具备了基本的安全消防常识。学生对燃烧和爆炸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热衷于看到实验现象,且有主动探究,善于思考的意识,但对现象发生的原因和现象为何不同分析能力还比较欠缺。
三、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两课时:课时1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课时2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时2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教学目标
- 了解爆炸的原理以及爆炸发生的条件;
-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探究爆炸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 掌握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探究爆炸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三、教学过程
【视频引入】电视剧《开端》爆炸镜头。
【过渡】真实发生的波士顿马拉松连案以及曼哈顿爆炸案都使用了高压锅炸弹,那么爆炸是怎么发生的呢?
【思考】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不会发生爆炸,炮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为什么会爆炸?
【讲解】炮竹只有少量火药,但是空间有限,点燃会爆炸,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思考】火药平摊在铁板上,点燃能否发生爆炸?为什么?
【讲解】不会发生爆炸。因为不是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产生的热量能及时的扩散。
【总结】爆炸的原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急速的燃烧。
【交流讨论】是不是只要可燃物与空气的混合物都会发生爆炸?
【讲解】不是,需要可燃物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才会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会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爆炸极限。
【PPT展示】一些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
燃气类别 | 爆炸极限(%) | 燃气类别 | 爆炸极限(%) |
氢气 | 4.0-75.0 | 天然气 | 5.0-15.0 |
一氧化碳 | 12.0-75.0 | 丁烷 | 1.8-8.5 |
硫化氢 | 4.3 | 乙炔 | 2.5-81.0 |
【讲解】当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在爆炸极限的下限时,不着不炸,在爆炸极限的上限时,只着不炸。
【思考】为什么H2、CO等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一定要验纯?
【讲解】若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容易发生爆炸。
【过渡】可燃物除了可燃性气体之外,还有可燃性固体和液体,常见的可燃性固体有棉、面粉,常见的可燃性液体有油,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面粉、煤粉等粉尘也能发生爆炸吗?【探究实验】播放视频:粉尘爆炸实验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