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 能够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 能够举出日常生活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 重点和难点
  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描述气候特征。

三、教材设计思路

气候这部分内容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时,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打好基础,该讲的内容要讲透;二是把握难度,课程标准未要求的内容不随意扩充;三是突出方法,在活动式课文中,要适时适度地安排运用各种图标、数据分析气候事物和现象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 教学过程设计

找一找:请同学们阅读图3.28,看一下世界上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其中哪一种是由地形因素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学生自主回答问题:……

(承转)除高原山地气候外,其它10种气候从名称和位置上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活动一:从纬度位置上寻找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

方法指引:阅读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复习五带的知识,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找规律。

问题引领:从纬度位置上寻找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完成下面表格。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纬度因素是决定气候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因素,所以全球气候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与此同时,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影响。

学生活动二:从海陆位置上寻找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

方法指引:阅读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重点关注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

问题引领:从海陆位置上寻找温带地区亚欧大陆气候分布的规律,完成下面表格。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海陆位置(海陆因素)对气候分布的影响,在温带地区尤其明显,而亚欧大陆的主体又位于温带地区。

(承转)了解完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我们还需要能够通过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来区别不同的气候和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读一读:通过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可以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师讲述:通过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也可以区别不同的气候类型,请同学们记住口诀:以温定球(南北半球),以温定带(寒温热),以水定型(最后哪种类型)。

课件展示并讲解:以温定球(最热月在7月或者8月,最冷月在1月或者2月,说明在北半球);最热月在1月或者2月,最冷月在7月或者8月,说明在南半球)。

课件展示并讲解:以温定带【热带最低月均温>15℃;亚热带  最低月均温>0 ℃  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 最低月均温< 0 ℃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 0 ℃ )寒带最热月均温< 15 ℃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