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 ||
课 题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我与社会》 | |
一、教材解析
《我与社会》隶属八上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本单元对社会生活的理性阐释,具有统领全册教材的地位。基于对社会生活由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认识和思考,本单元为后续各单元关于社会规则、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的探讨提供了逻辑起点和认识依据。 |
||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经验,能够初步认识到自身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但个体与社会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相互联系,则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 |
||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关心公共事务,关心社会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 2.道德修养: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社会的意识 3.法治观念: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处理好社会关系;遵守社会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4.责任意识: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努力作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 |
||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关系。 |
||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多个人物材料 |
||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
||
七、教学内容设计 | ||
导入 | ||
预设过程(约3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教师设置活动:孤独挑战
1.提问:一个人不与外界隔绝可以呆多久? 2.播放视频《禁闭30天无人挑战成功》 3.提问:无人挑战成功,说明了什么? |
1.测试个人孤独等级。 2.思考教师问题,观看视频。 3.认识人与社会的重要性。 |
|
环节一:社会生活我参与 | ||
教学内容:人们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 ||
预设过程(10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假期畅谈:假期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并参与社会生活?说一说其中体现的你与社会的关联。
2.呈现学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 3.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人们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 |
1.认真回忆,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2.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深刻领会日常生活中了解并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3.明确人们了解社会生活的具体方式。 |
|
环节二:社会热点我来探 | ||
教学内容: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 ||
预设过程(12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播放视频《2023年近半年热点事件》
2.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假期你还关注了哪些社会热点事件,谈谈你的感受。 (提示:从个人、社区、国家等角度) 3.呈现相关热点事件:ChatGPT的走红让世人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淄博烧烤的爆火给政务传播树立了榜样;在“鼠头鸭脖”事件中,校方和市监局的“指鼠为鸭”让网民直呼荒唐以及暑假最新上映的电影。 4.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
1.回顾我国2023年近半年来发生的时事,初步感受社会生活。
2.认真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并踊跃分享探究成果。 3.仔细阅读相关热点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历,进一步感受社会生活。 4.理解识记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
|
环节三:社会关系我来晰 | ||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关系的主要类型。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