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2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教学设计
课 题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 苏教版 | 三年级下册 | 第 一单 元 | 第 2 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 课 教 师 | |||
学习目标 |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3.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
||||
重点难点 | 1.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 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
学情分析 | 三年级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探讨计算的方法。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1)理解算理,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2)掌握乘的计算过程。 | ||||
核心素养 | 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 ||||
教学辅助 | 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 | ||||
教学过程 | |||||
一、巧设情境—引“探究”
1.课件出示12×1=12 12×10=120 15×1=15 15×10=150 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中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1个0。” 2.那么12×12、15×15怎么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些数学问题。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二、新知探究—习“方法” 1. 课件出示例3情境。 例3: 幼儿园购进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一共有多少个?
任务一: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把未知的知识转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利用已有知识去解决未知,提高新旧知识间的共鸣,独立思考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索性思考,或把24×12转化为两步连乘,或把24×12转化为求两积之和。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积累探索的经验,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同时,对“先算10箱和2箱各有多少个,再合起来”这一思路的适当强化,又能为接下来理解竖式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有12箱,每箱24个,求一共有多少个? 问:求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求?(就是求12个24是多少?) 总结:用乘法,24×12 (2)你想怎样算?和同学交流。 讨论交流后汇报:可以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2)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估算的结果更准确吗?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指导。 小组交流后汇报,师总结。 方法一:6个2箱是12箱,可以先算出2箱有多少个南瓜,再把2箱的南瓜个数乘6,即为12箱南瓜的个数。 列式:24×2=48(个) 48×6=288(个) 方法二:先算10箱和2箱各有多少个南瓜,再把所得的结果相加,即得12箱南瓜的总个数。 列式:2×24=48(个) 10×24=240(个) 48+240=288(个) 方法三:结合方法二可以进行笔算。
小结:在把两个所得的乘积相加时,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乘数的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积的末位就要和这一位对齐。 (4)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 课件出示“试一试”。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