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2课时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
2.进一步感受从条件入手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
||||
重 点 | 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 ||||
难 点 | 根据实际情况能更好地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初步接触了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本节课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完整经历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回顾反思这几个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同时要突出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三年级的学生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本课引导学生初步学习用线段图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有利于学生体会直观手段对于解决问题的辅助价值。 | ||||
核心素养 | 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探究”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1.解决问题。
(1)一个物体从高空落下,经过3秒落地。已知第1秒下落的距离是5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1秒多10米,这个物体每秒下落的距离分别是多少米?
(2)李师傅今天加工零件15个,王师傅是李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2倍,王师傅加工零件多少个?
(试着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习“方法”
学习任务一:合作探究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体会画线段图在分析数量关系方面的优势,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 出示例题2:
- 提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 提炼数学信息。
(1)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条件?
(2) 学生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归纳:
- 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
交流: (1)可以根据前两个条件,先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2)求出黄花的朵数后,就能求出红花的朵数。
- 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交流:
- 想一想:如果“红花比黄花少7朵”,应该怎样解答?
(1)画出线段图
(2)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6.上面两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交流:
相同点–都是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先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不同点–有一个已知条件不同,求红花朵数的方法也不同。
- 7.根据学生反馈小结:
解答问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题中有一个条件不同,解答方法也会不同。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