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6课时 等式的性质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通过天平演示,明确天平平衡的条件,理解等式的性质。
2.掌握天平平衡的条件,理解等式的性质1和等式的性质2。 3.培养观察与对比、比较与分析、概括与归纳的能力,加强对天平保持平衡的探索和研究,渗透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的初步函数思想。 |
|||||
重 点 | 通过天平演示,明确天平平衡的条件,理解等式的性质。 | |||||
难 点 | 掌握天平平衡的条件,理解等式的性质1和等式的性质2。 | |||||
学情分析 | 学生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并且初步学会了列简单方程,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强,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乐于动手操作、合作探索。因此教学中我会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概括出等式的性质。 | |||||
核心素养 | 经历从天平的平衡条件中,归纳出等式的性质的过程,培养观察与对比、比较与分析、概括与归纳的能力。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通过天平演示过程,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1。
【设计意图:通过天平的演示,明确平衡的条件,从天平平衡图表示的数量关系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活动,能根据情境,准确的列出关系式,能通过探究过程发现规律,进行总结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1。】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天平的演示,了解了方程的使用方法,借助于天平平衡的条件探究了方程的意义。
这节课我们利用天平来做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来进一步探究有趣的性质。
➯知识链接,构“联系”
课件出示下列问题;
1.下面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6b−4 15+x>34 17−a=2.8
3x+1=10 x+5=19 4b<9
15÷3=5 x=4y-1 5b×21
(学生独立解决汇报)总结:方程的意义,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2.根据图中表示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结合配套课件)
➯新知探究,习“方法”…
结合教材第64页情境内容:读懂教材的连环画的内容,通过课件演示天平称物的过程,探究等式的性质1。
一、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结合教材P64情境图的第一、二个天平图。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借助课件引导学习)
(1)引导性问题1:天平两端平衡,你能找到相应的等量关系吗?如果用a表示茶壶的质量,b表示单个茶杯的质量,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的描述变化的过程吗?你能相应的列出等式吗?
2.通过这个天平平衡的条件的探究过程,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探究等式的性质1。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把天平的平衡状态用含有字母的等式来表示,总结等式性质1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方程意识。
(1)请学生们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这说明一个茶壶的重量与2个茶杯的重量相等。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