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设计
课 题 | 认识几时几分 | 苏教版 | 二年级下册 | 第 2 单 元 | 第 2 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 课 教 师 | |||
学习目标 | 1.认识并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能在钟面上按要求拨出指定的时间。
2.感受钟面计时的原理,积累数学学习经验,了解估计时间的依据,发展初步的估计意识。 3.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科学地使用和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
教学重点 | 认识钟面时间几时几分。 | ||||
教学难点 | 根据掌握看钟表的基本方法,通过与整点的比较来认识接近(不到)整时的时间。 | ||||
学情分析 | 本课的学习是通过认识时钟、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学生可以根据钟面判断大约时间,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理解并掌握时间的意义。 | ||||
核心素养 |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 | ||||
教学辅助 |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 ||||
教学过程 | |||||
一、巧设情境—引“探究”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时、分,认识了时钟。
1. 钟面上有( )个大格,( )个小格,长长的针是( )针,短短的针是( )针。 2. 同学们,我们早上几点开始上课? 3. 提出质疑:在钟面上怎么拨8时15分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习“方法” 任务一:认识几时几分 【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认识几时几分。通过钟面动态演示时针分针的转动过程,让学生实际感受分针转动的过程引起时间的变化。通过“先看时针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分”,使学生有层次地体验、感受,逐步学会看几时几分。】 课件出示例3图片。
1.观察主题图中的第一个钟面。引导:你能从图里看出小朋友起床是什么时间吗?你是怎样看的? 2.学生交流讨论。利用整时方法读出表上是7时整。 3.观察主题图中的第二个钟面。提问:那他吃早饭是什么时间呢? 4.提示:请大家对照着7:00的钟面想一想:分针从12起又走过了多少分,是几时几分? 5.讲解:这里看时针是7时多,分针从12起走过了15小格,也就是过了15分。 所以是7时15分。我们还可以怎么数?1大格有5小格,分针从12起走过了3大格。也就是15分。想一想,怎么从钟面上看出各是几时几分的呢?看钟面上的时间要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6.小结: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合起来就可以确定是几时几分。 7.引导:现在你能知道小朋友从家出发和到学校时的时间吗?
8.同学之间交流讨论。 9.讲解:时针在7和8之间,是7时多。分针从12起走过30小格,6大格,是30分钟。小朋友从家出发的时间是7:30。从7时30分起,分针又走了15分,一共走了9大格,是45分钟。小朋友到学校时的时间是7:45。 10.总结:通过这几个时间,我们发现当分针正好指向某个数字时,直接数大格的格数更方便。1大格=5小格=5分钟。 任务二:认识接近整时的时间 借助钟面,掌握接近整时的时刻的认、读和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利用钟面,激活学生掌握接近整时的时刻的认、读和表示方法。通过动态演示帮助学生感受这7:55和8:05两个时间的特殊性,获得接近整时的体验,观察、理解和认识“比几时少一点或多一点,就是接近几时,都可以说成大约几时”。】 1. 借助例4钟面,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
(1)提问:你能说说这两个钟面上时间大约是几时吗? (2)强调:8时不到一点,或者比8时多一点,都接近8时,都可以说成大约8时。如果比6时少一点,可以说成——(大约6时),比10多一点,可以说成——(大约10时)。也就是说,比几时少一点或者多一点,就是接近几时,都可以说成大约几时。大约几时,可能比几时少也可能比几时多。 (3)引导:这两个钟面上都是大约8时,那各是几时几分呢? (4)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并交流想法。 (5)强调:第一个钟面,时针在7和8之间,几乎指向8,是7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过55小格,11个大格,是55分钟。所以时间是7:55。也就是说再过5分钟,就到整8时。一般我们会称之为8时少5分。第二个钟面,时针刚走过了8,在8和9之间,几乎指向8,是8时多。再看分针走了5分,也就是8时过5分。 易错警示:读作8时5分吗?不是。(几时几分,不满10分的时候,用文字表示为几时零几分;用符号“:”表示时,要在分钟数的十位上用0占位。)所以应该时8时零5分,8:05。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