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1课时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设计
课 题 |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 苏教版 | 六年级下册 | 第 2 单 元 | 第 1 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 课 教 师 | |||
学习目标 |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
||||
重点难点 | 重点: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难点:通过对比区分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不同,同时准确测量出圆柱和圆锥的高。 |
||||
学情分析 | 圆柱和圆锥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几何体之一,也是小学阶段立体图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以前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而圆柱和圆锥的表面既有平面又有曲面,这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本课通过观察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即丰富了立体图形的认识,也为后面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奠定了基础,能够增强学生空间观念,获得良好的立体几何体验。 | ||||
核心素养 | 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立体图形的特征,通过对比,总结图形之间的异同。 | ||||
教学辅助 |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圆柱和圆锥的模型。 | ||||
教学过程 | |||||
一、巧设情境—引“探究”
这两个图形分别叫什么?它们除了可以组合成右边的这个图形外,还可以组合成什么图形?画一画,议一议。
【设计意图:回顾圆柱和圆锥,让学生组合这两个图形得到新图形,给学生直观的生活体验】 二、知识链接—构“联系” 1.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
三、新知探究—习“方法” 任务一:探究圆柱的特征 课件出示书本例1情境。
1.提问:上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柱体? 学生回答:花柱、包装盒、铅笔、卫星的中部等都是圆柱 学生再说说生活中的圆柱体(可能有学生所说的物体并不是圆柱体,我们提出质疑:这种物体究竟是不是圆柱体,今天我们学习之后你一定会准确判断) 2.圆柱有怎样的特征?我们现在来研究一下吧。让学生观察圆柱模型,合作交流 (1)数一数,圆柱有几个面?指给同桌看。 (2)摸一摸,圆柱的几个面有什么不同?上下两个面比一比大小怎么样? (3)滚一滚,把圆柱不同的面放在桌上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 (4)圆柱从上到下一样粗吗? 3.学生汇报: (1).圆柱有3个面。 (2).圆柱上、下两个面是两个相等的圆。 (3)圆柱还有一个面是曲面。 (4)圆柱从上到下一样粗。 4.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大小相等,叫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5.认识圆柱的高。 拿出两个高度不同的圆柱。 (1)这两上圆柱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它们的高度不一样) (2)什么是圆柱的高?(教师讲解: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3)圆柱的高有多少条?(无数条) (4)在生活中,圆柱的高会有不同的称呼,你知道吗?(长、深、厚) (5)归纳总结圆柱的特征。 任务二:认识圆锥的特征 1.观察情境图,理解:像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锥?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