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备教材内容

1.本节课学习的是教材87页例8、“做一做”,88页例9、例10、“做一做”的内容及教材练习十七的相关习题。

2.本节课在进行口算和笔算除法的学习活动中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知识基础,本节课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猜想、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既对已学的计算知识进行了巩固,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3.教材先呈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计算、观察、探讨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随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计算填表、观察比较,探讨交流“商不变的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函数思想,为以后学习“正反比例、小数除法”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4.例8教学商的变化规律,渗透了函数思想。例9教学应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例10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余数是4还是40,理解在简便运算中余数的含义。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通过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而且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备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被除数不变、除数不变、商不变三种情况下另外两个量的变化规律的探究、归纳与应用。所以本节课在教材处理上,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自己发现归纳商不变的规律这一教学环节上,而对商的变化规律的探究只停留在“发现并简单描述其变化趋势”的层面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计算、猜想、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学习活动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多方面的能力。通过例8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函数思想,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让学生在初步感知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存在着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抓住这个知识的增长点,然后从单纯的算式计算延伸到算式内部、算式之间的联系,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最后探究商的变化规律,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经历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

备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思维习惯。

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组织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规律

备已学知识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乘或除以这个数。

备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的规律

问题导入 计算下面两组题,你能发现什么?[教材87页例8(1)、(2)]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