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习作:______即景 | 部编版 | 五年级上册 | 第七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交流观察所得,将习作题目补充完整。
2.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突出景物的动态变化,运用多种方法,将变化写具体、生动。 3.完成习作后,有目的地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体验习作带来的成就感。 |
||||
学习
重难点 |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突出景物的动态变化,运用多种方法,将变化写具体、生动。 | ||||
学情分析 |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积累了不少描写景观景物的优美语言。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学会从不同视角观察自然,开放视野欣赏自然,文中流畅的语言,细腻的描写为学生写作提供范例。通过以往习作的练习,学生基本能够做到“言之有序”,即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对于学生而言,本次习作的难点在于,将自己观察到的自然变化,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使画面生动逼真,鲜活灵动。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视频引入,明确要求
【设计意图:借助视频,使学生初步感受身边的美景,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同时,适时地让学生描绘所看到的景色,为后续的交流作好铺垫。借助刚刚学过的本单元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即景”的意思,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美景。同时也为学生后续的作文选材打开了思路。】
1.课件播放大自然中日出、日落和湖、海、山、川的视频。
2.引导交流:同学们,看到这个视频,你能描绘一下看到的景色吗?
3.引导语:大自然中处处是景,处处是画。日出带给我们喷薄的激情,日落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思,大海让我们感受到气势的磅礴,山顶使我们体会到景色的壮丽。在我们的身边,你一定也欣赏过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描绘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吧!
4.板书“______即景”,问:“即景”是什么意思?
(1)即:当时,当下。即景:眼前的或当下看到的景物,是较短时间内所见,并有一定变化的景物。
(2)《四季之美》写的是春夏秋冬的景色,不是即景。但是其中写的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和秋天黄昏归鸦回窠的情景,是即景。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街道的早晨即景、校园的秋天即景、公园里的黄昏即景……只要留心观察,我们身边处处都是美景。
5.出示习作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读懂要求。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
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事物。如,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
②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如,日落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照下景物色彩的变化。
集体交流: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预设:
①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处景物。
②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
③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④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以某个特定的地方为题目,例如“校园即景”“公园即景”等;也可以以一个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景色为题目,例如“日出即景”“晚霞即景”等。
学习任务二: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设计意图:借助课文精彩片段予以示范,使学生清清楚楚地掌握习作要领,感悟按照顺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的方法,降低习作难度。】
1.回顾课文,梳理写法。
引导交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很多大自然的美景,你还记得课文中描写的景色的特点吗?
(1)出示课文片段:
①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