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口语交际 | 部编版 | 二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能按顺序讲清楚图画的意思。
2.能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副图的内容。 |
||||
学习
重难点 |
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口语表达能力 | ||||
学情分析 |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素质,它既是一个人智慧的反映,也是一个人随身携带的永不过时的魅力。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口语实际,我想一节好的口语交际课,应该达到让学生敢说、会说、乐说的目标。 | ||||
教学辅助 | 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1.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新朋友,快来认识一下他们吧。左边这位秃头的大胡子是一位父亲,右边留着刺猬头的是他的淘气儿子。他们既是父子,也是一对好朋友。
2.介绍漫画《父与子》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风靡世界半个多世纪。今天,这对父子来到了我们课堂。这次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课件出示《父与子》封面,大家看过这本有趣的漫画吗?看过的同学简单跟大家说说这本书。
3.教师介绍《父与子》这本书。课件出示:埃·奥·卜劳恩,德国著名漫画家。他的艺术生涯十分短暂,作品不多,但成就卓著。他在《父与子》中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父与子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4.教师板书课题(板书: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齐读课题。
学习任务一 观察漫画,练习讲述
- 观察课件出示的整组漫画,引导学生通读漫画,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按照序号观察前五幅漫画,想一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2.指名汇报,把自己看到的说给同学听。要求讲的同学说清楚,听的同学要专心。
如:
画面上画了一家人,有爸爸、妈妈和儿子。
故事应该发生在家里,他们到了要吃饭的时候。
妈妈让爸爸去叫儿子吃饭,结果儿子回来了,爸爸却没有回来。
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说完整。
3.明确交际要求:
(1)自由观察图画,先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再把这些图画的内容连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2)小组合作,按顺序一幅一幅交流。
(3)全班交流,用句式“谁在哪里干什么”说话。
要求:
①按顺序用完整的话讲清楚每幅图的意思。
②对最后一幅图要想象得合理,与前面的图之间要有联系。
③通过想象,给人物加上合适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图上没有的内容,可以使故事更丰富、有趣。
4.按顺序讲图意。
(1)学生自习观察第一幅图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展开想象,自己尝试讲述第一幅图的内容。
预设:第一幅图讲的是晚餐时间到了,妈妈做好了饭菜,准备开饭,爸爸坐在桌旁,但儿子却不知道去了哪里。
如果学生说得不清楚、不完整,可以出示提示,如:
吃饭时间到了……
爸爸指着……,说:“……”
妈妈指着……,说:“他……,你……”
可以让学生同桌合作,模仿图中二人的手势,配上语言说一说。
(2)讲述第二幅图的内容。
预设:第二幅图讲的是爸爸去喊儿子吃饭,发现儿子正趴在地板上津津有味地看书。
(3)讲述第三幅图的内容。
预设:第三幅图讲的是爸爸喊儿子吃饭,儿子放下书走了,爸爸非常想知道儿子在看什么书。
(4)讲述第四幅图的内容。
预设:第四幅图讲的是妈妈和儿子在饭桌旁等了很久,却不见爸爸踪影,他们非常纳闷:爸爸在干什么?
(5)讲述第五幅图的内容。
预设:第五幅图讲的是妈妈让儿子去喊爸爸回来吃饭。
学习任务二 总结方法 续编故事
1.交流总结,连贯讲述。
①明确要求:刚才我们分别了解了每幅图的内容,现在我们要把五幅图连起来,连贯地讲故事。你觉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