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揣摩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味,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了解本文曲折紧张的情节发展。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体验,就文中两只狡猾的狼的下场积极发表见解。
三、教学设想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学习简单的文言文,在前面几个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进一步熟悉文言文。学生不喜欢枯燥无味的文言文,本课讲的是一个富有趣味的小故事,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大核心素养,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在本文的教学中,通过创设《今日说法》的语言情境,通过分饰角色法和问题引导法,力求在教学过程中表达学生自主性,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有谁能够说出带“狼”字的成语?(学生抢答,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蒲松龄的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屠户屠杀两狼的智勇。(板书文题)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400余篇。它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聊斋志异》的故事来源有三:一是改编民间的传说和故事,二是编写亲友提供的材料,三是据作者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而编撰。其主题包括歌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揭露封建官吏的罪恶,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等,大都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出奇幻的世界,表达美好的希望,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意识。
3.文体常识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全书491篇,是我国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缀zhuì 窘jiŏnɡ 驰chí 眈dān
瞑mínɡ 尻kāo 黠xiá 假寐mèi
2.词语释义
①圈点勾画,解决重要字词,粗通文意。如果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提问,师生共同解决。
实词:
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 驱;追赶。 窘:困窘。
恐:恐怕。 顾:看到。 瞑:闭眼。 暴:突然。 毙:杀死。
股:大腿。 寐:睡觉。 黠:狡猾。
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一词多义:
止: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 “一狼得骨止”
意: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 “盖以诱敌”
前: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 向前 “狼不敢前”
词类活用:
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②学生试译短文,弄清内容大意,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
重要语句翻译: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犬坐一一像狗似的坐。洞其中——在其中打洞。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狼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3、述一述:学生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本文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学生可按照“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这样一个过程进行复述。)
四、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一)理清小说三要素
《狼》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让我们回忆:小说三要素是什么?(环境、情节、人物)
1.本文主要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