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7 汤姆·索亚历险记 | 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并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2.能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
||||
学习重难点 | 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并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 ||||
学情分析 | 这是一部关于顽皮男孩具有传奇色彩的成长历险记,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高。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小说的方法和能力,对于理解人物形象应该没有难度。本单元的重点在对人物形象作出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客观地去评价,并且能有理有据。
最后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才是本课最终要达成的目的。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
学习任务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认识了喜欢航海和冒险的鲁滨逊、充满幻想的尼尔斯。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外国名著的脚步,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课件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2.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3.了解作者。(课件出示)
马克·吐温,美国的幽默大师、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之一。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这部小说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4.默读课前导语,看看本课有什么新的学习任务。(课件出示)
汤姆·索亚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著名的儿童形象。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他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如果你还想知道汤姆的其他故事,就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吧。
学习任务二:理清人物关系,整体把握内容。
1.初读课文要求:①边读边圈出文中出现的人物,想一想课文中这些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故事是围绕哪些人物展开的?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用小标题方式列出来。(做批注)
2.理清人物关系。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观。
(2)全班交流
①贝琪和哈克都是汤姆的好朋友。
②波莉姨妈是汤姆的姨妈。
③贝琪是撒切尔夫妇的女儿,是同汤姆一起去山洞探险的人。
④道格拉斯寡妇因哈克曾经救过她一命,收养了哈克。
⑤印江·乔埃是个杀人犯。
(课件出示)
3.勾连已知,回顾方法,整体把握内容。
在学习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后,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小标题来梳理故事情节,请你用这样的方法梳理这篇文章的情节。
第一部分(1):写汤姆和贝琪失踪后,贝琪的妈妈撒切尔太太和汤姆的姨妈陷入悲痛绝望,整个小镇也为他们担忧。
第二部分(2—4):写随着汤姆和贝琪的回归,小镇又恢复了欢乐,汤姆给大家讲述了他和贝琪在洞中的历险经过。
第三部分(5—15):写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琪,从法官口中意外得知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
主要情节:回到村庄—讲历险经过—看望朋友、得知封洞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