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1.古诗二首 | 统编版 | 二年级下册 | 第1单元 | 共2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认识“村、居、醉、烟、童、散”等生字,会写“忙”。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插图和生活尝试了解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
||||
学习
重难点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
||||
学情分析 | 《村居》是五四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这首古诗是描写春天的古诗。因为这一单元以“多彩的春天”来编排,教材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春天的图画,用眼去欣赏、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感受春天,所以在教学古诗时让学生说一说你观察到了哪些春天的美景,学生都能有所发现。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古诗相对于学习其他阅读课文要稍有难度,因为古诗短小精悍,描写的不够详细,学生理解能力达不到,所以对于我们低年段来说,古诗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言,加深体验和领悟。学习古诗,不必做一一对应的解释,只要学生能够明白诗词大意,体会诗人情感即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整体感知,体会古诗的意境。然后反复诵读,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读出形、读出韵。这样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自然就会理解得快,并有所感悟。。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知识导读
1.课前思考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你能猜出它的谜底吗?
猜一物品:
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拴住腰。
(揭示谜底:春)
2.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清末诗人高鼎写的关于放风筝的古诗,一起去他的《村居》中看看那时候的小朋友是如何放风筝的吧!
3.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村居 高鼎
4.认识作者
高鼎
(1828年-1880年)
高鼎,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高鼎所作有关放风筝的《村居》一诗,被广泛传播,脍炙人口。著作有《拙吾诗稿》等。
5.进入新课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创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诗中体味他笔下的美好的童年和春光吧!
二、文本知识初探究
1.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汇报交流。
例:诗=讠+寺 (寺庙旁有人在说话)
村=木+寸
童=立+里
2.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课件出示8)
诗: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寺”不要丢掉最后一点。
村: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木字旁最后一笔变捺为点。
童:按照上小下大的结构书写,“里”横画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布局分布。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