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统计调查(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目标】
通过情景导入,让学生对统计调查有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掌握统计调查的具体过程与步骤,对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对统计调查这一块的知识点进行分类,从整体上掌握全面调查、统计图及数据的获取、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和抽样调查等,学会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数据,得到结论;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加深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类比推理素养;
(3)通过典型例题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做题技巧,训练做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4)在师生共同思考与合作下,学生通过概括与抽象、类比的方法,体会了归因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并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二、【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
2.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3.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
4.样本、样本容量: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就组成了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
5.简单随机抽样:在抽样调查时能保证每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样本的抽样方法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三、【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
统计调查这一块都是基本的概念,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要熟记各个概念的特征,掌握其应用,尤其是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相关知识点,同时掌握统计图的数据获取;
2.认知障碍
统计调查的认知障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样本和样本容量概念的区分,样本容量就是一个数字,而样本则需要说具体点;另一个就是在获取统计图的信息时,出现遗漏、偏差等情况,导致这类题得不到满分;
四、【教学设计思路/过程】
课时安排: 约2课时
教学重点:掌握全面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和抽样调查等概念与应用;
教学难点: 获取统计图中的数据;
五、【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情境导入
小丽是班级的组织委员,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全民健身、阳光体育”号召,她假期里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她应该组织观看哪种球类的比赛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0.1.1全面调查
问题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 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状况
C.调查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 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
【破解方法】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对于精准度要求高的、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
【解析】A,B,C中所有调查的对象数量庞大,且全面调查的意义不太大,不适合全面调查,D中检查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对精准度的要求很高,所以必须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故选D.
问题2:(合理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要反映某市一周大气中PM2.5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都行
【破解方法】要结合三种统计图的缺点进行选择,条形统计图不能反映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除了不能反映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外,还不能反映每一部分的具体数量;扇形统计图也不能反映各部分的具体数量.
【解析】因为PM2.5的含量变化没有规律,只能测出不同的变化情况,应选折线统计图.故选B.
问题3:(根据统计图获取需要的信息)某学校在七年级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创建文明城市”知识答题,成绩分为1分,2分,3分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