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立方根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以下统称“教材”)第六章“实数”6.2 立方根,内容包括: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立方根的性质.
2.内容解析
本章是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解三角形的基础,因此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范围的认识就由有理数扩大到实数,而无理数的概念正是由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引入的.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数的平方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2)了解立方根的性质,并学会用计算器计算一个数的立方根或立方根的近似值.
2.目标解析
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万.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体会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会用计算器求立方根,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利用计算器不仅能给运算带来很大方便,也给探求数量间的关系与变化带来方便;在探究立方根的概念和有关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数学思想,并且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合理的推理能力;通过学习立方根,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活动,磨练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学习“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的较好的情况下,来探讨本节课的内容是知识的延续和创新,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讨论、交流、建构中,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协作交流,全班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部分学生基础差、白学能力有限,因此要提供赏识性评价教学策略,给予个别关照、心理暗示以及适当的精神激励,克服自卑心理,让他们逐步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从而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及区别.
四、教学过程设计
自学导航
问题:制作一种容积为27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棱长应该是多少?
设这种包装箱的棱长为xm,则x3=27
因为33=27,所以x=3.
因此这种包装箱的棱长为3m.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 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这就是说,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正如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一样,开立方与立方也互为逆运算.
探究: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你能发现正数、0和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吗?因为23=8,所以8的立方根是( );因为( )3=0.064,所以0.064的立方根是( );因为( )3=0,所以0的立方根是( );因为( )3=-8,所以-8的立方根是( );因为,所以的立方根是( ).
正数的立方根是______;负数的立方根是______;0的立方根是______.
类似于平方根,一个数a的立方根,用符号“”表示,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 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
例如,表示8的立方根,=2; 表示-8的立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