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学设计(主备人:)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 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明确单元目标。
  2. 学习精读,通过分析小标题、勾画关键语句或段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材料间关系,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性格品质及主要成就。
  3. 尝试体会课文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小标题、勾画关键语句或段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性格品质及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

理清材料间关系。

尝试体会课文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 阅读导语,明确目标

组织学生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目标:

1.学习精读,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妙处。

2.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设计说明:新的单元学习之初,使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知道本单元语文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

  • 人物比较,新课导入

从标题和作者这两个人物的名字入手,结合书下注释①及课前预习材料,了解邓稼先和杨振宁这两位科学家,并作简单比较,从而带着核心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核心问题:作者记叙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想表达什么?

设计说明:从课文所写主要人物和作者的简介入手,引出课文学习的核心问题,使学生带着核心问题的思考,进入新课学习。

  •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 提问:本篇课文在形式上与以往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思考、交流

预设:本篇课文是由大标题和小标题共同组成,文章整体由六个小标题串联起来,向我们介绍了邓稼先。

2.提问:本文都写了有关邓稼先的哪些内容?

提示:1.文中的小标题;

2.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4.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预设: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历史背景、推出人物)

②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一生。(生平经历、人物贡献)

③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人物对比、凸显品质)

④通过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与对话,表达对邓稼先的情感。(澄清谣言、贡献巨大)

⑤描写邓稼先在罗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工作环境、置身历史)

⑥总结评价邓稼先。(总结评价、高度赞赏)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