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1 北京的春节 | 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 第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会写“醋、饺”等15个字,正确读写“热情、风筝”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传统文化。 |
||||
学习
重难点 |
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 ||||
学情分析 |
文中列举了许多北京过春节的习俗,趣味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谈谈北京的春节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阅读单元导读,预习课文
1.单元主题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语文要素
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习作要求
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课前导入
猜谜语
挂灯笼,贴对联。舞狮子,敲锣鼓。(打一节日)
答:春节
3.你和家人是怎样过春节的?春节的哪些习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想了解老北京是怎样过春节的吗?让我们走进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描绘的北京的春节吧。
4.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50年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5.春节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xiǔ),
初一初二满街走。
学习任务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我会读
高醋 饺子 货摊 杂拌儿 风筝
眨眼 通宵 燃放 小贩 亲戚
彼此 贺年 轿车 骆驼
万象更新 间断 正月 白云观 分外
2.我会写
3.书写指导
醋 左边是“酉”,不要少一横。
摊 中间的“又”写得窄而短,左右疏密均匀。
4.多音字 铺
pù( 店铺)
pū(铺路 )
例:工人们正在这一排排即将开业的店铺( )门口铺( )路。
多音字 供
ɡònɡ( 供职 )
ɡōnɡ( 供销社 )
例:爷爷曾经供( )职于县城的供( )销社。
- 解词义
零七八碎:零散没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
造句:妈妈给我买了很多零七八碎的零食。
悬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造句:喜庆佳节,大街上到处悬灯结彩。
万象更新:象:事物或景象。更:改变,改换。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
造句:开学了,校园里万象更新。
学习任务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理清脉络,这么热闹的春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答:腊月的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
3.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春节都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这些日子里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并完成下面表格。
4.文中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
学习任务四:研读赏析,感受年味
1.研读赏析,感受年味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腊八”这天有什么特点?勾画相关语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写批注。
交流体会,熬腊八粥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