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 ||
课 题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 | |
一、教材解析
本框是《创新改变生活》延续,在了解了创新的作用及必要性之后,提升认识,从国家角度分析创新与强国及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激发创新活力的强烈呼吁。本框落点应为通过学习,强化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民族责任感,树立自身创新意识,自觉激发创新活力,融入国家创新浪潮之中。 |
||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创新意识有待培养;对于科学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科学技术对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了解部分我国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的成就,但对于我国在科技、教育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及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严峻挑战认识不足。思维单纯,很难把学习责任与国家发展相联系,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
||
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对民族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培养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健全人格: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法治观念:了解相关法律,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责任意识: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增强忧患意识,弘扬创新精神,自觉融入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中。 |
||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
||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素材 |
||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
||
七、教学内容设计 | ||
导入 | ||
预设过程(约3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教师设置活动:播放视频《中国科技名场面》
1. 这些科技成就取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2.我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呢? 3.青少年应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
1.认真观看视频,感受中国科技发展伟大成就。
2.在教师引导下思考问题,为回答问题做好充分准备。 |
|
第一目:创新强国 | ||
教学内容: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强国;怎样建成科技创新强国;教育的重要性及发展成就。 | ||
预设过程(15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 教师组织活动:科技成就展
说一说:请同学们回忆课前导入视频并结合知识经验积累,列举近年来我国取得科技成就。 2. 列举我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就,设问:(1)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科技创新?(2)上述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3. 呈现材料表格:2022年中美创新能力及相关经济发展对比表、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发展差距表。 4. 教师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知识点——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5. 呈现材料:国家做出科教兴国战略等发展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性的论述。 6. 播放视频:《政府工作报告——教育事业》 7. 教师言语过渡,总结知识点:教育的重要性及发展成就。 8. 呈现材料:缺“芯”之痛、国家鼓励创新的措施。 9. 教师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知识点——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
1. 结合课前视频内容和知识经验积累,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2.根据教师相关提示,调动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3.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强国的原因。 4.认真阅读材料,仔细观看视频,积极参与讨论,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5.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及发展成就。 6.认真阅读材料,仔细聆听老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相关知识点。 7.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明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
|
第二目:激发创新活力 | ||
教学内容:如何激发创新活力;创新精神的表现;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