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1课时)
1.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2.观察动物的心脏的结构。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观察动物的心脏的结构。
“观察动物的心脏的结构”相关材料;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跳绳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跳绳结束时,萌萌感到心脏狂跳不止,呼吸也非常急促。剧烈运动时心跳加快,其意义是什么呢?为什么运动员平时心跳比较慢?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经验思考,讨论。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心脏的知识。
新知探究
一、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用右手按住胸口的左侧,感受心脏的搏动,并尝试描述心脏的位置。
【学生活动】感受心脏的搏动,并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描述。
【教师活动】展示人体心脏的图片,明确心脏的位置,并规范对位置的描述: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大小与自己的拳头差不多。根据心脏的位置,你们能推测出左侧位和右侧位哪一种睡姿更健康吗?
【学生活动】思考,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右侧位。
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过渡】了解了心脏的位置,我们再来一起学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活动】展示人的心脏图片或模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你能区分心脏的上下和左右吗?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尝试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讲解心脏上下端的判断方法:心尖一端为下端,血管一端为上端。左右面的判断方法:心尖偏向的一侧为左侧,心尖偏离的一侧为右侧。展示心脏结构图,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能区分心脏的背面和腹面吗?
【学生活动】观察并交流识别的方法。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观察解剖好的羊的心脏的外形及其内部结构。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
1.观察心脏的四个腔,注意心房与心室之间是否相通,两个心室之间是否相通。
2.捏一捏心脏的四个腔壁,比较它们之间厚薄的差异。
3.辨认与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
4.观察心房与心室之间,心脏各腔与血管之间有没有瓣膜。
【学生活动】根据实验要求,完成分组实验。
【教师活动】重点引导学生辨认心脏的各个腔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学生活动】观察心脏的外形及其内部结构,识别心脏的各个腔及与其相连的血管并记忆,找出记忆规律:上房下室;室连动,房连静。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0~61页的“观察与思考”,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
2.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请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3.心脏四个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相连的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交流讨论,尝试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补充讲解: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的功能,因此,心脏能够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心室。因此,与心室及心房各自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就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左右心室与它们所承担的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