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 ||
课 题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三框《善用法律》 | |
一、教材解析
《善用法律》分为“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和“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两目内容。第一目“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主要从罪和罚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明刑法的作用及内容,犯罪的的基本特征以及犯罪承担的法律后果;第二目“加强自我防范”主要引导学生认清犯罪的危害及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在学习及加强自我防范,遵纪守法,远离犯罪。 |
||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遇事找法的意识,知道如何有勇有谋的应对违法犯罪、了解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八年级的学生涉世不深,心态不成熟、体力不具优势,缺少社会经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防范,遵纪守法,远离犯罪。 |
||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2.道德修养:践行以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3.法治意识: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有助于他们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责任意识:提升他们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
||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教学难点: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
||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 |
||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
||
七、教学内容设计 | ||
导入 | ||
预设过程(约3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教师设置活动:猜猜“我”是谁
1. 分别展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民法典》以及《宪法》的特点提示。 2. 提问:猜猜“我”是谁? |
1.认真阅读提示。 2.思考教师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 |
|
第一目: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 ||
教学内容:诉讼的含义、地位、分类;遇到侵害,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
预设过程(15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 以案说法
播放视频《未成年人维权》 提问:付某某维权成功有何启发?遇到类似情形,我们可以寻求哪些机关的帮助? 2. 走进法律服务机构 介绍我国相关法律服务机构。 小试牛刀:根据所学在案例中进行辨别。 3. 言语领导分别介绍几种维权方式。 4.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诉讼的含义、地位、分类。 5. 详细介绍认识诉讼的不同类型,小试牛刀进行检测。 6.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遇到侵害,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1. 认真观看视频,结合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
2. 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我国相关法律服务机构,并学会辨别和运用。 3. 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初步了解可行的维权方式。 4.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诉讼的含义、地位、分类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5. 跟随教师引导,理解诉讼的不同类型,并对其进行区分。 6.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并识记遇到侵害,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
|
第二目:有勇有谋应对违法行为 | ||
教学内容:为什么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如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行为 | ||
预设过程(15分钟)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 以案说法
播放视频:广东两姐妹遇蒙面劫匪持刀抢劫 提问:假如你是目击者,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的你会选择管还是不管?有哪些与违法犯罪份子斗争有行之有效好方法? 2. 辩一辩 分别展示正义行为与不正义行为 言语引导学生承担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责任,引导学生要见义智为。 3.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为什么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4. 播放视频:两姐妹机智脱险 提问:有哪些与违法犯罪份子斗争有行之有效好方法? 5.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如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行为 6. 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
1. 认真观看视频,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2. 了解并辨别正义行为与不正义行为。 3. 跟随老师引导,理解事件带来的启示,增强承担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责任观念。 4.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为什么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5. 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问题。 6.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如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行为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7. 跟随教师引导,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