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素养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3.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掌握微粒的三个基本特征

2.怎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宏观的现象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提问导入】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让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去探求和发现物质内部肉眼看不见的秘密吧!相信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能帮助我们揭开许多不解之谜

倾听、思考和猜想,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新课教学 活动一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苯分子图像和世界上最小的汉字-中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以上的观看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通过学生观看图片让学生感知到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活动二 分子性质的探究

探究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演示品红的扩散实验

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红墨水,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2.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品红

【提问】品红在水中扩散能说明分子有什么特点?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特点?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率快又说明什么

【归纳总结】品红在水中扩散能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如闻到花香、酒味,湿衣服晒干等事实都可以说明。在热水中品红扩散速率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探究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展示文字】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50万到100万分子,一个挨着一个排成长队,也只有头发丝的直径长。这说明了什么

【归纳总结】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实验】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教师演示】提供资料: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实验 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A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向B烧杯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实验总结】用浓氨水来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理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能较快地运动到含有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使之变成红色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并交流

思考,小组代表积极发言,其他同学听取发言,并及时补充

让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思考分析、讨论回答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激发学生思维,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探究,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具体数据和对比让学生理解“分子很小”,学生由于惊奇展开议论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让学生学会用实验来验证猜想,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及严谨求实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学会评价和改进实验设计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