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设计花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3D建模”模块的第四课,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绘制一个图形再直接拉动的方法建一个立体的模型。本课重点介绍了拉动中的“旋转”工具的使用,通过绘制一个图形的半剖面,再使用拉动中的“旋转”工具建模。相对于直接拉动,通过“旋转”操作可以建出更多的造型。本课通过建一个花瓶的模型——先绘制花瓶的半剖面、再使用拉动中的“旋转”工具进行完全拉动、最后使用“壳体”工具将花瓶变成空心的,学习拉动中“旋转”工具的使用。在建好的花瓶模型上,使用“表面曲线”工具在花瓶表面绘制花朵形状并进行直接拉动,让花朵形状凸出于瓶身表面,起到装饰花瓶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体验了3D建模,能够通过直接拉升得到三维模型,感受到了建模软件的“神奇”,也产生了更多的学习需求。本节课将通过拉动旋转的操作设计出更多的造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 学会“拉动”“旋转”“表面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 在设计花瓶模型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切身感受3D建模的神奇之处,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 能够运用拉动中的“旋转”工具创建更多其他造型的花瓶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运用拉动中的“旋转”工具建模。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究完成学习目标。
六、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 出示花瓶的图片
教师: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花瓶模型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能够使用直接拉动的方法制作出来吗?
师生互动讨论。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使用拉动中的“旋转”工具建花瓶的模型。
(板书:第22课 设计花瓶。)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学生上节课的作品,给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也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展示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揭示课题。
(二)新授
- 制作花瓶。
(1)绘制花瓶的半剖面。
教师:请学生参照教材,使用直线和样条曲线绘制花瓶的半剖面。要求:上底为50 mm,高为180 mm,下底为30 mm。
学生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书按照要求完成半剖面的绘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旋转出花瓶。
(3)教师演示使用“旋转”工具建出花瓶3D模型。
总结板书旋转操作的步骤:①单击选中旋转轴,②单击选中旋转面,③完全拉动。
提示学生在教师演示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思考:选中后,轴、面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操作。
教师:如何能让花瓶的剖面旋转60度、100度、270度?请小组间开展合作探究。
小组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拉动中“旋转”工具的使用是一个组合操作,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适时地提醒学生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4)“壳体”工具的使用。
教师出示任务要求:单击“插入”工具区中的“壳体”按钮。单击花瓶上表面,花瓶变成空心的。用键盘输入数值1.5,按回车键确认。
学生操作。
- 美化花瓶。
(1)绘制立体花朵。
教师:如何装饰花瓶呢?可以在花瓶表面进行绘画。
教师演示使用样条曲线工具画出花朵。
提示学生绘制花朵时线条不能相交或者重合。
学生操作。
教师:请学生尝试拉动花朵图形。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生互动讨论。
教师适时提示学生图形上出现点阵时,会与周围其他的面形成关联,不能单独操作,需要将该图形选项设置为“无”。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尝试操作,发现模型表面出现点阵时无法拉动,加深对点阵的认识。
学生操作。
(2)教师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3)布置学生完成“实践园”作业。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