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小猫抓鱼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小猫抓鱼游戏为主题,通过故事引导出用摇杆指挥小猫的动作分析。 首先是对摇杆的认识,摇杆的杜邦线连接比较复杂,涉及X轴与Y轴两个信号线,在连接时要注意所连接的针脚编号。在了解摇杆的基础上,通过xDing软件来控制角色运动。当摇杆向上拨时,得到的模拟值变化表示角色要向上移动,以此类推得出向下、向左和向右拨动摇杆时变量X、Y值变化,根据变化的值设置角色相应的动作。
二、学情分析
摇杆跟游戏手柄很相似,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游戏设计的热情。连接线时有两根信号线,连接后要仔细检查,提醒学生不能插错,培养学生反思的好习惯。如何让角色跟摇杆一起移动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做好引导,带领学生建立、获取数据框架。利用学生探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什么值时向上运动,什么值时向下运动等等,依据完整的数据编写可行性程序。数值的设置不唯一,以学生获取的值为准。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 认识摇杆的工作原理。
- 正确连接摇杆与主控板。
- 学习使用摇杆控制角色运动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认识摇杆的工作原理,正确连接摇杆与主控板。
- 难点:使用摇杆控件角色运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境创设、任务驱动。
六、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广播系统。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玩过带手柄的游戏吧?老师今天也带来一款游戏手柄,谁来玩一玩?
指名学生上台来玩,谈体会。(当你摇动手柄时,游戏中的角色会随着手柄移动的方向进行运动)
教师:在图形化编程软件中,有一只戴着潜水头盔的小猫到河里去抓鱼,小鱼在河里不停地游来游去。我们如何帮助这只小猫快速抓到鱼呢?我们可以使用摇杆来帮助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猫抓鱼”。(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认识摇杆,激发学习兴趣,进入新课程学习。
(二)知识新授
- 认识摇杆。
教师:拿出摇杆,仔细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摇一摇,晃一晃。
学生观察体验。它有一个大大的“脑袋”,我们可以操纵它来实现一些操作目标,上下左右,你想让它去哪儿,它都能做到。
教师演示连接摇杆。通过杜邦线,将摇杆传感器上的X、Y分别接在主控板的模拟口A2与A3上,摇杆传感器上的5V连接到主控板的5V,摇杆传感器上的GND连接到主控板的GND。(提醒学生注意正确连接。)
学生连接,老师巡视。
体验摇杆模拟值。
教师:教材“讨论坊”给出了探索摇杆的简单程序,请同学打开xDing软件,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完成教材的程序。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教师:谁来说一说,当你摇动摇杆时,你的变量X、Y的值分别是多少?
学生回答,并完成表1。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