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 画城堡

一、教材分析

《画城堡》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在图形化编程软件里利用新建积木块的方法画组合图形。学会分析图形,将复杂图形分解成简单图形,并把简单图形定义成积木块,再通过调用积木块组合成复杂图形。当需要使用相同连续的积木时可以用积木块简化,让学生感受到模块化程序设计的优势。在本课的学习中,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积木块,难点则在于学生学会用积木块来简化程序的运用。“制作新的积木”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绘制简单图形,还在于分析复杂图形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相同的局部图形,调用定好的积木进行绘图,达到程序模块的重复使用,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精髓。

二、学情分析

将一个复杂的图形正确分解简单的基本图形,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和重点。学生原有的图形知识能胜任对图形的准确化分,能将复杂图形拆分成熟悉的基本图形。将简单图形定义为积木块,通过调用形成复杂图形,学生在知识能力上完全可以胜任。难点在于每个基本图形的起点位置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准确定位才能完成本课任务。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 学会新建积木块。
  2. 学会调用积木块,模块化设计脚本的方法。
  3. 3.学会将复杂图形分解成简单图形。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通过调用积木块画出组合图形。
  2. 难点:确定组合图形各部件的开始位置和方向。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境创设、任务驱动。

六、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广播系统。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拼图游戏,你能根据游戏中给的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拼出指定的图形吗?

学生尝试游戏拼图。

教师出示城堡图。这个城堡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

学生回答,汇报。

教师小结,这个城堡图形由2个小三角形、1个大三角形、2个长方形、1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的门组成的。如何利用图形化编程软件画出这样的复杂图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画城堡”。(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游戏的快乐,激发学习热情。提出问题,细致分解,引导学生将复杂图形分解为简单图形,展现事物的规律与本质特征。

(二)知识新

  1. 1.提出问题,确定简单图形的大小。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分析了这个城堡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要画出这样的图形,我们还需要哪些数据?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首先要知道每个简单图形的大小。

教师出示每个简单图形的大小数据,并标在图形上。

  1. 分析问题,提出模块化设计。

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我们可以画出这些简单的基本图形。但是同样大小的图形,需要画多次吗?其实不需要的,积木块可以来帮我们忙。请学生看教材“1. 定义各基本图形模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提醒:验证画好的基本图形,可以单击积木块命令查看到画图的效果。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