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机灵的老鼠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图形化编程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第二课,也是巩固模拟传感器应用的一节课。本课以机灵的小老鼠生活习性为例,白天休息晚上出来觅食。通过光敏传感器来感知外部环境的光线变化,在正确连接好线后,通过获取传感器的返回值与动画互动,从而掌握模拟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有了声音传感器的学习基础之后,光敏传感器的学习难度会大大降低。让学生充分了解光敏传感器能在不同环境中获取光线值,理解计算机如何知晓环境信息,引导学生利用获取的准确环境信息,解决生活的问题,学以致用。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熟练使用Arduino 主控板与传感器电路连接。
  2. 熟练使用光敏传感器的方法。
  3. 通过xDing编程获取光敏传感器的数值,制作互动动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老鼠觅食动画的程序设计。
  2. 难点:光敏传感器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境创设、任务驱动。

六、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广播系统。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大家都看过《猫和老鼠》的动画片,相信片中的Jerry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重温那片精彩的片段。教师播放动画片片段。

学生看视频欣赏。

教师:这里也有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出示图形化编程软件中的小老鼠角色),天亮时,躺在洞里睡大觉;天黑了,就出来觅食。它是如何感知光线,做到行动自如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机灵的老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内容,建立与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知识新授

  1. 认识光敏传感器。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光敏传感器,细心观察。很小的玻璃芯片就是传感器感光元器件。能够感知环境的光线的传感器叫作光敏传感器。它能感受光的亮度并转换成电信号。

学生观察光敏传感器。

连接光敏传感器。使用杜邦线将传感器上的A0连接到主控板A2,再分别连接好电源5V与接地GND。连接时,要小心,不要扎到手。注意将USB数据线连接好主控板与计算机。

学生连接,教师巡视。

  1. 体验光线模拟值。

教师:教材“探究屋”给出了探索光线的简单程序,请同学们打开xDing软件,选择正确的串口号,不用重新安装固件。完成程序,并尝试回答问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数据线要连接牢固,不要碰到引起松动。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的传感器获得的模拟值是多少?当用手遮住时,模拟值又是多少?你得出了什么规律?(如表1所示)

表1

位 置 光敏模拟值
对准光源  
放在桌子下方  
用手或衣服遮住  

学生回答,找出规律。

我们发现模拟值在×××左右时,光线明暗效果比较好。我们把模拟值小于×××称为天黑,把模拟值大于×××时称为天亮。当然这个值也可以根据实现情况进行改变。(依学生测试值为准)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光敏传感器在不同环境下的模拟值,体验借助开源硬件感知环境,获取环境数据的强大魅力。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