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认识开源机器人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开源机器人应用的第1课,既是开源机器人的起始课,又是机器人模块的进阶课。本课主要内容是了解开源机器人的概念,掌握开源机器人的工作方式,并能够使用xDing软件编写简单程序,下载至机器人上运行。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机器人会有自己的认知,教师备课时应认识到这一点,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机器人例子,既要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连接,又能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更准确地理解机器人的本质特点。最好能有实物“开源机器人”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开源机器人有直观的认识。在教学环节上,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建议通过“看—拆—想—装”等环节的设置,引导学生了解开源机器人的一般结构。同时在操作之前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养成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在学生初步了解硬件结构后,着重介绍部分常用传感器,并请学生想一想这些传感器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通过与机器人软件的链接,搭建某一功能的小程序,让学生体验开源机器人运行的完整流程。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够初步了解开源机器人的概念,了解开源机器人的硬件结构。
  2. 了解开源机器人的工作方式,能够使用xDing软件编写简单程序,并下载至机器人运行。
  3.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编写程序,完成简单任务。
  4. 面对开放性任务,独立思考,并且乐于动手,具有积极探求的工匠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能够使用xDing软件编写简单程序,并下载至机器人运行。
  2. 难点:开源机器人的工作方式。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法、探究学习法。

  •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准备

极域网络教室、教学课件、OSTD开源机器人。

八、教学过程

  • 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机器人吗?

学生描述见过的机器人形象。

教师:其实,除了大家说的这些具有“人形”模样的机器人外,在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是为我们服务的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无人机、摘草莓机器人、机械手等等都是机器人。你能说说这些机器人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机器人是一种可以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某种功能的机器。

(出示开源机器人)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款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虽然和我们想象中的有些不同,但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或组装,来达到我们需要的功能。

(揭示课题:认识开源机器人。)

【设计意图】从想象到具体,破除思维定式,归纳出机器人的一般特点。通过实物展示,消除对开源机器人的陌生感,说明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

  • 了解硬件结构

教师:仔细观察每组的开源机器人,说说看它们有几层结构。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那我们试着来拆一拆,看一看。

(提醒:仔细观察板与板之间的接口,小心拆卸。)

学生拆卸开源机器人。

阅读教材,说说每一层板的名称与大致功能。

学生阅读,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看—拆—想—装”四个环节设置,学生可以了解开源机器人的一般结构。教师需要提醒机器人操作中的细节,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操作规范。

教师:从大家的回答中,你发现每层板上都有的部件是什么?

学生:传感器。

【设计意图】讲解传感器的作用,了解常用的传感器种类。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