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4课《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设计
课 时:2课时
课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通过聆听、演唱、欣赏、参与等活动体验音乐的美感,逐步理解音乐要素是如何塑造音乐形象的。以“乘着歌声的翅膀”为主题,本课选择了优美抒情的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雅俗共赏的《培尔·金特》组曲中具有田园韵味的《朝晨》和悲壮肃穆的《奥赛尔之死》,以及中国广为流传的儿童叙事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让学生不仅在听觉上获得艺术享受,而且体会到音乐的旋律美、意境美。
教材分析:本课时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和《奥赛之死》两首乐曲。其中,《歌唱二小放牛郎》创作于1942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歌曲采用了叙事歌曲的体裁,讲述了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歌曲采用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曲调优美动听,感情容量大,充满艺术魅力。《奥赛之死》选自《培尔·金特》组曲的第二首,描写的是培尔·金特的母亲奥丝躺在病床上,渴望着自己的儿子归来。在她的弥留之际,培尔·金特终于赶回家中,并回忆起儿时的情景。整首乐曲只用管弦乐队演奏,音乐悲壮肃穆,是一首简朴、凄凉的挽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已积累一定的乐理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理解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来源:学+科+网Z+X+X+K]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参与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 《乘着歌声的翅膀》 | 第2课时 | 学科 | 音乐 | 年级 | 六年级 |
教学
目标 |
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欣赏管弦乐曲《奥赛之死》,视唱乐曲的主题旋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欣赏歌曲、学唱歌曲和交流互动等方式,学会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并欣赏欣赏管弦乐曲《奥赛之死》,学会通过音乐感受歌曲传递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通过聆听、演唱、欣赏、参与等活动体验音乐的美感,逐步理解音乐要素是如何塑造音乐形象的。 |
|||||
重点 | 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会鉴赏管弦乐曲《奥赛之死》。 | |||||
难点 | 能够通过不同的演唱情绪、演唱速度和演唱强度,有感情地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视唱管弦乐曲《奥赛之死》的主题旋律。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来源:学科网] |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然后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动画视频,借助视频向学生讲述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板书: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
积极举手发言,认真观看视频。 | 通过沟通交流和视频播放,吸引的学生注意力,进而导入课题。 |
讲授新课 | 1.欣赏歌曲。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让学生感受并思考演唱这首歌时应如何处理的演唱情绪(激情地、叙述地、惋惜地、歌颂地、焦急地、歌唱地、颂扬地)、演唱力度(强、中强、种弱、弱)和演唱速度(稍快、中速、稍慢),小组讨论后分享结果。
2.新歌学唱。首先,让学生跟着琴的伴奏学唱乐谱,强调附点;接着,让学生先熟悉歌词内容,强调演唱过程要注意一音多字的情况,然后分7段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情绪、速度和强度演唱歌曲。 |
认真欣赏音乐,思考歌曲的演唱情绪、速度和强度,必要时动手做记录;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踊跃举手发言。
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示范,配合老师的要求。 |
1.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让学生将歌曲与故事情节练习在一起,掌握叙事体裁歌曲的鉴赏方法。
2.在掌握乐谱的基础上,分段进行演唱,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演唱是不同的情绪、速度和力度。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