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14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5)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相遇,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来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2.培养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稍复杂的行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讨含有两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
|||||
重 点 |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相遇,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来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 |||||
难 点 | 培养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稍复杂的行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学情分析 | 本课是在学习了各种简易方程解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相遇问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问题,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画线段图分析相遇问题,,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列出方程并解答。教学中,教师应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解答,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自主去探究,去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和大胆尝试的能力。 | |||||
核心素养 | 用画线段图法找出等量关系并能列方程解决路程问题,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深化方程思想。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回顾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阅读题目,梳理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解形如ax±x=b的方程的方法的复习,为探究本节课时新知作铺垫。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题目内容,寻找数学信息,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每天上下学都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大概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学生自由谈一谈。
同学们,每天你是怎样去上学,放学的呢?这里面藏着哪些数学问题?
行程问题:即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
➯知识链接,构“联系”
1.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在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速度三个量,已知其中两个量,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1.一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50千米,x小时共行驶( )千米。
2.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能行x米,那么25分钟能行( )米。
3.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两辆车各
行驶了x小时,两车共行驶了( )千米。
学习思考:在行程问题中,可以根据 时间x速度=路程 ,这一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新知探究,习“方法”…
出示教材78页例10的图示:
小云家和小林家相距4.5 km。周日早上9:00两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云每分钟骑200m,小林每分钟骑250m,两人何时相遇?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