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9课时 连加、连减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重 点 | 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 |||||
难 点 |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 | |||||
学情分析 | 学生初次学习连加和连减,会出现再进行第二次加或减时,已经忘了第一个的结果,所以再进行教学时充分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连加或连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并配合计算在屏幕上闪动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算出第一步后可提问: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或相减?提醒学生第二步应是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再进行相加或相减。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是为本节课学习连加、连减做铺垫。
直接进入课题,抢答下列各题,那一组回答的既快又准就获胜。
学习任务一:探究连加
【设计意图:】
连加是本单元的难点内容。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而容易算错的计算障碍,教材在例题的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连加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动的插图,用小鸡走来的过程生动地反映出连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是教材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
1.出示课件:小男孩儿在院子里给小鸡们喂食。5 只小鸡正在吃食,这时,有2只小鸡跑了过来,随后又有1只小鸡跑了过来。一共有几只小鸡?
学生分组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 提示:你从图片中看到哪些数学信息?小组讨论,分别汇报。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预设:小男孩儿在院子里给小鸡们喂食。5 只小鸡正在吃食,这时,有2只小鸡跑了过来,随后又有1只小鸡跑了过来。一共有几只小鸡?
2.提示:谁知道这题意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3.预设1:4个部分即原来的5只小鸡,跑来的2只小鸡,又跑来的1只小鸡,小鸡的总数。
4.提示:你观察的很认真,你知道怎样来解决这道题吗?
5.预设:求一共用加法即列式 5+2+1
6.提示:你是怎样计算的?
7.预设:先从左边计算,用它们的和再与第3个数相加。
8.出示课件:你能通过这个图品提出数学问题吗?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