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1课时 认识1-5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有用数进行交流的的愿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特别是3和5。
    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
学情分析 根据课前了解,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都有比较好的基础,在幼儿园里,认数、读数、写数、计数等数学学习活动还比较普遍。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难度不大。
核心素养 经历简单的数的抽象过程,形成初步的数感。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探究”

【设计意图:复习了旧知又把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乘法口诀吗?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练习。

1.连一连,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2.你还记得怎么数数吗?请你数出下面蝴蝶的个数。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认识1-5》。(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习“方法”

学习任务一:探索15各数的含义与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体会1~5各数的基本含义,发展数感。】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2例1情境图。

 

(1)小朋友,你知道9月10日是什么日子吗?你们是怎样庆祝教师节的呢?

(2)仔细观察图,图中有些什么?你是用几个小圆片表示的?

学生交流:

 

2.认识数字1。

(1)提出在图上找出数量是1的物体。

学生交流:一块黑板、一个男孩、一架手风琴等等,这些物体都是一个。

(2)认识计数器。

1个男孩、1架手风琴都可以用1颗算珠表示,读一。

(3)认识字形。

学生交流:1像小棒、棍子……

(4)老师范写,学生练习。

(5)提问:1还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交流:拿出一支铅笔画一个圈,拿出一本数学书等,充分认识“1”。

3.按照学习数字1的方法学习数字2~5。

4.指导书写数字。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尤其是3和5,老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小结:数量是1-5的各类物体,都可以用数字1、2、3、4、5来表示。有几个物体,就用数字几来表示。

易错警示:1不仅可以表示1个事物,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1.连一连。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