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10加几、十几加几(不进位)及相应的减法
(不退位)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能运用11~20 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加减法的算理。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计算的意经历捕捉信息、发现问题、探究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
|||||
重 点 | 能运用11~20 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会观察情境,能根据情境提供的信息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并解决问题。 | |||||
难 点 | 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加减法的算理,能利用11~20各数的顺序解决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实际问题。 | |||||
学情分析 |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其目标定位于通过运算深化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而非进行运算方法的教学。教学时,关注于操作过程。教师可先复习11~20各数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并注重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以数的组成为基础进行口算,不必进行法则教学,更不必要求学生按照相关法则进计算。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小棒、计数器(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
利用回顾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授,学习内容是循序渐进的,这样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认识了11~20的数、组成和读写,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十几加几的计算。请想一想,前面学过10以内的加减法,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学习任务一:探究10加几及相应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
教学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一方面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在前面的数数活动中,学生已经有了“数出10,再数出几,就是十几”的数数经验,在本题中将抽象为“10加几就是十几”以及相应减法的运算。位后面教学做铺垫。
1.课件出示教材P78例4
2.提示:你能根据图中小棒的数量,写出算式,得出相应的结果吗?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小组内先讨论,你是怎样想的,该怎样解决问题,一会汇报。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预设:根据图片信息可以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即10+3= 、3+10=、13-3=、13-10=。
2提示:你有哪些计算方法?
3.预设1:看大数,接着数即10+3:10>3.从10 后面接着数3个数,11、12、13,一共13根,所10+3=13;3+10:10>3.从10后面接着数3个数,11、12、13,一共13根,所以3+10=13。
4.预设2:利用数的组成即10+3表示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3+10=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13 。
5.预设3:利用数小棒的方法计算减法即把13根小棒去掉3根就是13-3=10;把13根小棒去掉10根就是13-10=3.
6.预设4:利用倒着数的方法即13-3:从13开始倒着数3个数,13、12、11,还剩10根,所以13-3=10;13-10:从13开始倒着数 10个数,13、12、11、10、9、8……4,还剩3根,所以13-10=3。
7.预设5:利用数的组成 把1个十和3个一,去掉3个一,还剩1个十即13-3=10;把1个十和3个一,去掉1个十,还剩3个一即13-10=3.
8.提示:同学们的计算方法真多,在今后的计算中你喜欢那种计算方法就选择哪种。
9.总结: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 10 得几;十减几得 10。
学习任务二:探究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
“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或“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认识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编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20以内的数,并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些准备。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