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名称 | 4.3水的组成 | ||
学科 | 化学 | 版本 | 人教版 |
年级 | 九年级上册 | 学时 | 1 |
教学内容 |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本节课的内容是继空气之后,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物质之一,对于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看待物质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学生从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的跨越奠定了基础。
同时单质、化合物的学习不仅丰富了物质分类的内容,也是对物质进一步分类的延伸。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以前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的学习中,不仅知道了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了解到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来源于水,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
教学目标 | (1)通过实验观察与分析,推断水的元素组成
(2)进一步完善物质的分类的相关知识 (3)深化实验方法对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具有重要作用的认识 (4)通过记录现象、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根据氢气的燃烧和电解水实验推理出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
||
教学方法 | 基于希沃易课堂开展的信息化教学 | ||
教学硬件 | 希沃一体机、师生平板 | ||
教学软件 | 希沃白板5、希沃易课堂、班级优化大师、希沃授课助手 |
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媒体使用及分析 |
【明确目标】
首先请大家熟知我们这节课的学习要点。(EN5展示重难点) 【板书】4.3 水的组成 |
齐读重难点,
明确学习要点
|
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习
|
思维导图展示教学目标、重难点
班优对全班加分
|
【情景导入】
易课堂教师传屏,观看“兴登堡号”坠毁视频,引出氢气的相关性质 【提出问题】 兴登堡号携带的是什么气体?它具有什么性质? |
观看并思考氢气的相关性质
回答问题
|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易课堂教师传屏
|
【过渡】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观看氢气燃烧的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思考水的元素组成 【实验视频】水的生成 强调,点燃氢气前需要验纯 |
观看实验现象,思考 |
进入新课知识点教学环节
安全教育 |
视频打点
超链接 |
【现象结论】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质疑】 如何根据现象推理水的元素组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归纳】氢气的用途与性质的关系 由氢气能作为火箭燃料为切入点,引出神舟14号,感知祖国科技的领先地位,激发民族自豪感! 截止神州14号,我国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有哪些?(不限多少) |
思考
归纳实验结论
完成知识配对
思考回答 |
旧知连接,元素守恒思想的培养
使得学生知道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感知祖国科技之强大,赞赏化学对科技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
批注讲解
班优加分
课堂活动 “知识配对”
|
【仿真实验】电解水
师生配合完成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的录屏视频作备案) 【实验现象】 电源两极都有气泡产生,并且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产物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正极玻璃管处检验,正极玻璃管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将燃着的木条,插入负极玻璃管处检验,负极玻璃管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为氢气 【总结归纳】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谐音记忆,“父亲、亲儿”) 【知识升华】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因此生成物中氢、氧分子个数比应为2:1,据此推断唯一的反应物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也应为2:1,因此水的化学符号为H2O 【实验结论】 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 氧原子构成 |
观看实验
描述实验现象
理解记忆
思考推理
归纳结论 |
完成水的分解实验教学,再次探究水的元素组成
培养学生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变化 |
仿真实验
思维导图
遮罩
蒙层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