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8课时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

2.能根据一幅情境图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体会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9的加减法运算。
    理解算式的含义,认识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经学了8以内数的加减法,也接触了“一图两式”。所以对于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各自的含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加上这节课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所以学生会非常感兴趣,也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有意义的掌握知识。
核心素养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提升文化素养。】

1.看图列式。

 

2.分一分。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习“方法”

学习任务一:探索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设计意图:理解算式中的每个每个数及整个算式的含义。将解决问题与计算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逐步理解了数量的关系。】

1.(1)出示情境图。

①看了这幅图,你首先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8+1=9)

②看到这个算式,你还能再列出一个算式吗?(板书:1+8=9)

(2)在8个站着的小朋友和1个跳高的小朋友之间放根小棒或画条虚线。

①现在这幅图又表示什么意思?(从9个小朋友里去掉1个跳高的小朋友,还剩几个小朋友?)该怎样列式?(板书:9-1=8)

②这幅图还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9-8=1)

(3)拿掉刚才放的小棒或去掉虚线,使图恢复原状。

①通过观察这幅图,我们列出了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也就是说根据一幅图能列出四个算式。现在看着这四个算式说一说,这幅图都表示了哪些意思。

②齐读这四个算式。

③引导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

竖着看:8+1=9和1+8=9调换了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9-1=8和9-8=1分别表示从9里去掉1个还剩8个,从9里去掉8个还剩1个。

横着看:两个数相加得9,从9里去掉其中相加的一个数,得另一个数。

(4)去掉直观图,推想四个算式的得数。

①如果没有图,要算8+1等于几,该怎样想?(想8和1组成9,所以8+1=9)

②要算1+8呢?(想组成或者想调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③要算9-1等于几,怎么办呢?(想9是由1和8组成,所以9-1=8;或想1和8组成9,所以9-1=8)

④要算9-8呢?

2.“试一试”。

摆圆片:拿出9个圆片,分成两堆,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但不能再分成刚才的1个和8个了,然后请同学们填出“试一试”中的4道算式。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学生摆一摆,然后把算式填在课本中。

指名一种分法的学生说说其算式的含义,并说说是怎么算出来的。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