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九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对金属锈蚀和保护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让学生形成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重点是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该活动与探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画出实验图、讨论实验的可行性、得出结论并举出日常生活常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价值。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我先让学生通过看课本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形象的说明了金属矿物资源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教材中简要的介绍了废金属的回收和利用、合理开采矿物等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九年级学生,他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尚有点欠缺,课外知识也不够丰富。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探究问题的兴趣,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互助,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金属生锈是普遍现象。学生只知表面现象而不知实质,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金属锈蚀条件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争取多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提出铁制品的防锈建议并将它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每个学生都能做的事情,可结合本课题末的“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地去做。
三、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两课时:课时1 金属资源及其利用
课时2 金属资源的保护
课时2 金属资源的保护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锈蚀的原因和条件;
2.知道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和方法;
3.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②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铁钉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
【视频引入】全球金属腐蚀现状:人类社会为金属的腐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国每年因金属腐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超过7000亿美元,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问题】金属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你知道金属锈蚀的原因吗?
【实验探究】金属锈蚀的原理
提出问题:铁生锈与哪些物质有关?
猜想与假设:O2,H2O,O2和H2O
实验器材:图片展示实验所用器材
实验展示:设计实验分组
实验现象:①试管内铁钉生锈,且在与水面接触处生锈最严重;②、③试管内铁钉没有明显的生锈。
实验分析: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实验结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蒸气同时接触。
注意: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属于缓慢氧化。
【讲解】铁锈
铁锈是红棕色固体,主要成分是Fe2O3 。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具有吸水性,能让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穿过它的空隙,不断向内层渗透,持续跟铁反应,直至铁被完全锈蚀。因此铁锈如不除去,会加速里层铁的生锈。
【思考】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能起到保护里层铝的作用。铁锈是否也能保护里层的铁呢?
【讲解】不能,因为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水,不能阻碍里层的铁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锈蚀。
【总结】铁生锈的利与弊: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