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 部编版 年级上册 七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能交流动态描写和静态描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2.能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

3.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4.朗读、背诵《渔歌子》。

学习

重难点

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学情分析 语文园地既是对一个单元的总结梳理,也是拓展延伸,意在让学生在自主、有趣且相对集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单元语文园地编排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的内容。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归纳动静之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学会主动积累。】

引导语: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在《山居秋暝》中对清泉、竹子、莲叶等景致的动态描写,衬托了山间傍晚的幽静;《四季之美》描写了四季间不同时间的动静之美;《鸟的天堂》中,傍晚的大榕树是安静的,早晨的大榕树是热闹的,一静一动间,自然而美好;《月迹》中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满院子玉玉的、银银的月光的静态描写,充满了情趣。正是这一静一动间的描写,让大自然中的奇妙的美呈现在我们眼前。

1.默读例句,结合提示,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①自主默读课本中关于榕树及月亮的例句,结合提示批注感受。

②批注交流。

静态描写:描写对象——对象特征——表达情感。

动态描写:描写对象——对象特征——变化过程——表达情感。

2.回归文本,从本单元课文中找到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各一处,朗读交流。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1)静态描写:

  •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多方面描写)
  •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色彩)

(2)动态描写

  •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数量、声音、大小、颜色、动作)
  •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形状变化)

(3)总结提升:

静态描写:画面感+轻柔、舒缓。动态描写:动感+欢快、活泼。

合理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景物写得更具体更有画面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学习任务二:词句段运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为元旦联欢会设计海报,让学生了解有关海报制作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仿写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把画面写具体。】

(一)设计元旦海报

导入:同学们,马上就要到元旦了,大家盼望已久的元旦联欢会又要开始了,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张元旦海报。

1.指读题目要求,明确题目要求。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