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感知祖国形象。
2.品读诗歌,探究意象,感受主人公情感历程。
3.悟读诗歌,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重点难点】
1.品读诗歌,探究意象,感受主人公情感历程。
2.悟读诗歌,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歌导入“中国心”
截取张明敏《我的中国心》副歌部分,听歌导入。
屏显: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在歌手张明敏的这颗中国心中,让他最惦念的是什么?
(预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说到祖国,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长江黄河等典型的意象。今天,我们学习舒婷的著名诗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诵读的形式来走进经典,通过品味诗歌特有的意象,领略诗人的悠悠爱国情。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她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2.字音词义
(1)字音
疲惫(bèi) 熏黑(xūn) 隧洞(suì) 蜗行(wō) 干瘪(biě) 淤滩(yū) 驳船(bó) 纤绳(qiàn) 簇新(cù ) 胚芽(pēi) 笑涡(wō) 喷薄(bó) 伤痕累累(lěi) 迷惘(wǎng)
(2)词义
【胚芽】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簇新】极新、全新。
【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
【疲惫】非常疲乏。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伤痕累累】指物体受损害后留下的痕迹。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 多音字
- 文学常识
朦胧诗
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
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若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
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 创作背景
舒婷是在中国正遭受十年浩劫的动乱中成长的。她初中毕业后即下乡插队,后又当过工人。在国家蒙难、人民遭殃的混乱岁月,备尝艰辛的舒婷,内心的迷惘、痛苦可想而知;“四人帮”粉碎了,她又是何等的满怀喜悦!
1978年12月,中国迎来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9年4月,诗人面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情景,以自己独有的抒情方式写下了此诗。
五、学习活动一:听读 感知诗歌内容
1.听名家朗诵视频
要求:听朗读,做标记,注意语调变化,语速掌控 关注情感变化
- 明节奏 知语调、语速和情感
第一节:(语速缓慢,语调深沉 感情:痛苦 沉重)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第二节:(语速舒缓,语调稍高 感情:悲哀 希望)
我/是贫穷,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第三节:(语速加快,语调高昂 感情:欢欣 欣喜)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