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编版 年级下册 一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能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能把感到长大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真实感受。

学习

重难点

能把感到长大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真实感受。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虽然已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做到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但缺乏详略,没有重点。因此,把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是本次习作的重点所在。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教学过程

任务一:打开思路,回忆成长

【设计意图:通过“成长”的话题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于“成长”的思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三个事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长大”是一种独有的感受。并以此为契机,引发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让自己“长大”的事情,选定写作素材。】

1.导入:“人不是慢慢长大的,而是一瞬间长大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经这样说过。的确,成长往往会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发生,可能因为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鼓励我们就感到了一丝触动,获得了一次成长,或是懂事了、或是感恩了、或是自信了、或是懂得了某种道理,或是学会了某种方法……

2.请你读一读课本第14页的几个同学的成长经历,并想想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学生交流)

师小结:长大是一种独有的感受,自己内心的波动、思想的变化、认识的提高,都是“长大”的表现。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想好之后,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提示:想一想你是在哪一刻长大的呢?那一刻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是做了什么?那一刻你是怎么想的?

4.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长大的“那一刻”,说说当时的情景。

提示:除了学校和家里可以写,旅途中也可以写。除了父母、朋友给自己的感动,陌生人可能也会在一个瞬间给自己一些启发,让自己懂得某种道理。

5.列出提纲: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讲述,列出提纲,要交待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任务二:结合课文,指导习作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选段,从中学到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课文既是阅读的材料,又是写作的借鉴材料,学好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在写作中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1.明确习作要求。

(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学生齐读。

  • 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 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2)教师点拨:

这次习作写作的重点是对一个时刻的具体描写。“那一刻”,就像一个转折点,让你发生了改变。这样的转折点,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一件事,也可能是你读到的一本书,甚至是书上的一句话……本次习作的关键,就是要写好这个转折点影响你的过程。

2.指导习作方法。

(1)教师引导:如何才能把这一瞬间写具体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梅花魂》一文中的这一段,学习作者的写法。

(2)课件出示《梅花魂》第3自然段。引导交流:你从这段话中能发现什么写作方法?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母亲:“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

教师点拨:写事离不开写人,作者通过选择外祖父对众多古玩和唯一的墨梅图不同态度的对比,体现了墨梅图在外祖父心中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对于人物的刻画也非常细致,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生动地写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除了写外祖父之外,更直接写出了外祖父的举动对“我”内心的触动。(板书:细节描写)

3.指导写出真情实感。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