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习作《家乡的风俗》 | 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助例文,介绍一种风俗时能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表达中融入体验。 3.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在交流中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
||||
学习重难点 | 借助例文,介绍一种风俗时能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表达中融入体验。 | ||||
学情分析 |
六年级的学生对“家乡的风俗”并不陌生,对本次习作不会存在畏难情绪。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阅读走进生活,去探寻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重点在于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确定习作的重点内容。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 近期班级将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风俗介绍会,请大家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我们将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六种风俗,看谁介绍的风俗能荣登班级的“风俗榜”。
什么是风俗:风俗就是人们在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中沿袭而规定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习惯、行为、风尚、礼仪等。比如:春节贴春联、守岁,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
2.课件出示图片,唤醒记忆
- 你能说说上面三幅图反映了哪些风俗吗?
- 学生自由谈:
【预设1】:图一是春节,展示的是春节拜年。
【预设2】:图二是元宵节,展示的是元宵赏花灯。
【预设3】:图三是春节,展示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
- 导入:“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们班将举行一次风俗展,今天就请同学们为自己家乡的风俗代言,我们将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六种风俗,看谁介绍的风俗能荣登班级的“风俗榜”。
- 板书:家乡的风俗
学习任务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 你最想介绍的是家乡的哪种风俗?现在就让我们来说说自己家乡的风俗吧,请同学们写下你们家乡的各种风俗,不少于四种。
(1)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的结构图。
(2)引导学生交流家乡风俗。
2.你最想推荐哪一种风俗呢?写出推荐的理由,不少于三条。
3.教师小结:同学们选择的理由大致可以归纳为:主要特点、活动体验、风俗来历、看法感受
(相机板书归类)
4.让我们来看看本单元课文是如何写风俗的?
(1)(课件出示) 《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结构图。
(2)引导学生观察结构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课文写法:《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详略得当。作者老舍先生用通俗易懂、富有“京味儿”的语言,对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不同的日子各有侧重,展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及传统节日的习俗。《腊八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藏戏》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全文。先连用三个反问句把藏戏的特点写了出来,接着详写藏戏的由来,分述藏戏的三个特点,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5.说说你在本次习作中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小结:介绍一种风俗,先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如果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如果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
6.列提纲,填表格。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