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诗词三首 部编版 年级上册 七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会写“孙”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山居秋暝》,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学习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山居秋暝》,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虽然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但由于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裕,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深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需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加以引导、点拨。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导入诗题,解读诗题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读题目质疑,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1.谈话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朝是一个诗的时代,孕育出了一个灿若明星的庞大诗人群体。王维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山居秋暝》,去欣赏诗中优美的风景。

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指导读准“暝”字。“暝”的“日字旁”说明它和太阳有关,

4.理解题目:结合注释,说说你从诗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山居”,山中居所,点明了地点;“秋暝”,秋天的傍晚,点明了时间。所以山居秋暝的意思就是在山里看到的秋天傍晚的景色。

学习任务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自主感知古诗大意。】

1.自由朗读古诗。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1)指导识记“浣”字:采用熟字“完”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注意正音。

(2)指导书写“孙”字:左窄右宽,要注意“小”左边的点要穿插到“子”的提的下面。

3.指导朗读,感知节奏。

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4.感知古诗大意:

(1)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圈画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预设:空山、松林、明月、清泉、竹林、浣女、莲叶、渔舟

(2)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大致意思。(学生自主讨论交流)

诗意:空无一人的山里刚下了一场雨,秋天的傍晚天气很凉,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5.教师小结: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

学习任务三:再读古诗,想象诗境

【设计意图:从诗题入手,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来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品味诗中的意境。指导学生用朗读再现由静到动、由景入事的场景。】

1.品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指名朗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品味词语“空山”。

①“空山”是什么意思?(空旷的山林)

②以诗解诗:王维还有几句诗写山林的空旷,“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3)品味词语“新雨”。

教师:是什么时候的空山?(新雨后)“新雨”是什么意思?(刚下过的雨)给人一种怎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