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

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图片,了解一些干旱地区的缺水情况,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解决措施,从而引导学生对图表信息的题型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列举三幅干旱的图片,让学生对干旱的现象有个直观的感受,同时引出问题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会独立自主分析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加深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类比推理素养;

(3)通过典型例题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做题技巧,训练做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4)在师生共同思考与合作下,学生通过概括与抽象、类比的方法,体会了归因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并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5)通过观察图片,提高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1.通过实际调查及查阅资料,发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三、【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

根据统计图中所给的信息分析数据,学会求相关的一些量,如圆心角度数、由样本情况估计总体和提建议等等,在对图表的信息进行研究后,得到相关的一些结论;

2.认知障碍

学生在分析图表时会遗漏数据,导致计算错误;不会对图表所给的信息进行综合考量,导致分析的结果片面;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者相互之间的关联,找不到对应的数据,导致计算不出结果;

四、【教学设计思路/过程】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图表所给数据分析具体情况并能够提出方案、建议;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图表的信息总结数据;

 

五、【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情境引入

 

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10.3从数据谈节水

问题1: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且无可替代的营养物质.小明同学根据科学家研究成果,将一个成年人每天需用水量来源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统计图①中,食物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

(2)成年人一日需水量是多少?

(3)补全统计图②;

(4)若阳光中学有教师130人,则该校教师一日饮水量约需多少?

 

【破解方法】(1)求出食物所占的百分比,然后乘以360°即可;(2)用饮水的量除以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3)用一日需水量减去饮水和内生水即为食物提供的水,然后补全统计图即可;(4)用总人数乘以一个成年人一日的饮水量,计算即可得解.

 

【解析】(1)(1-12%-48%)×360°=144°;

(2)1200÷48%=2500(毫升);

答:成年人一日需水量为2500毫升;

(3)食物提供的水量:2500-1200-300=1000(毫升),补全统计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