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审题立意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审题立意的内涵和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3.能够运用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按要求完成写作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题目要求,明确中心思想,并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区分不同题型,处理抽象题目,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以防止偏离主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文审题立意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我们的文章是否能够切合题意、思想深刻。在考试中,审题立意更是取得高分的关键。那么,如何精准审题,高远立意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实用的角度为大家详细讲解。让我们一起努力,提升我们的审题立意能力,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活动一:理解审题的内涵

再次阅读课文,二次批注,理解明确审题的内涵。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的题目,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下笔角度及感情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活动二:学会审题的方法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审题要注意什么?(文中画出即可)

①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

②审题时,还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含义。

2.小组讨论一个作文题目可能给我们哪些限制条件?

时间、地点、人物、人称、事件数量、写作对象性质、体裁、环境、题目含义。

活动三:实战训练一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两个思考:这个题目在时间、地点、人物、人称、事件数量、写作对象性质、体裁、环境、题目含义方面有限制吗?如果有,是什么?

1.A.那一瞬间的感动   B.花开时节

2.A.那件事让我难忘   B.阳光灿烂的日子

3.A.我了解了他     B.我了解他

4.A.瞧我们这个班   B.瞧这一家子

5.A.真好         B.有你相伴,真好

6.A.翻过那座山    B.生活如登山

明确:

第1组:“那一瞬间的感动”时间限制在“瞬间”,无论写一件事还是写多件事,都要写“瞬间”的事;事件的性质是“让人感动的事”;“花开时节”中的花可以真正花,也可以比喻义,无论写什么,事件的性质是让人感觉“美好”。

第2组:“那件事让我难忘”事件的数量是一件;“阳光灿烂的日子”事件的数量要多,基本上写它的比喻义,即充满希望的温暖的日子。

第3组:“我了解了他”要写一个从不了解到了解的过程;“我了解他”只写对“他”很了解就可以了。

第4组:“瞧我们这个班”和“瞧我们一家子”的不同点在于写作对象和事件地点的不同。

第5组:“真好”只要写出“好”的东西即可,不管是人、事、物还是心理、情感;“有你相伴真好”人称要求第二人称,“相伴”一词限制时间,要写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中发生的事。

第6组:“翻过那座山”“生活如登山”都可以与真正的登山,也可以写它的比喻义。但如果写记叙文,后者要用议论句点题,揭示“生活如登山”。而且两个题目都可以写议论文。

 

活动四:理解立意的内涵和要求。

1.再次阅读课文,二次批注,理解明确立意的内涵。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等。

2.阅读课文标注立意的要求并回答。

①立意思想要健康。

②立意时注意表达的思想要有一定深度。

③立意明确,学会求新。

 

▲方法一 与时俱进立意深

活动五  交流、体会新时代特征

过渡语:

任何一个时代都充满着希望与失望、欢乐与悲哀、光明和阴暗。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透过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影子,这叫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立意才深刻。

小组讨论交流:我们的时代是怎样的时代?这个大时代特征与你的日常生活有怎样的联系?(可用一件事来印证)小组成员互说,举例说明些时代特点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提示:

小康时代——教育医疗 事业收入 政府效率 住房养老

战斗时代——中美博弈 脱贫攻坚 战胜病毒

发展时代——国家富强 贫富差距 城乡差距 区域差距

环保时代——绿色家园 绿色中国 绿色地球 新能源

开放时代——改革开放 旅游出行 一带一路 自由贸易

创新时代——新观念 新思想 新做法 新事物

追梦时代——中国桥 中国路 中国梦 中国网 中国车

活动六:实战训练二  学会与时俱进深刻立意

小组讨论完成:读下面的“故事概要”,联系我们生活的时代,确定文章的主题。

故事概要:

家里停电了,父母不能玩微信,用电脑,我不能写作业,于是在等待来电的时间里,家人们在一起聊天。说起爱的点点滴滴,觉得很温馨,很幸福。后来突然来电了,父亲奔向了电脑,母亲拿起了手机,我拿起了笔……

明确:

我们看起来都很忙,却真实地忽略了应该珍惜的好多东西,比如亲情……

▲方法二:以小见大立意深。

活动七  感受什么是“以小见大”

下面这样的身边小事你经历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