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这这四则寓言,了解不同的寓意。

2.鼓励学生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重点难点

1.自主阅读这这四则寓言,了解不同的寓意。

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一、教学新课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体是寓言。大家以前一定读过不少的语言吧?下面重温两则经典寓言,然后归纳寓言的文体特点。

播放视频:《农夫与蛇》《龟兔赛跑》

学生看完视频后归纳:

寓言是一种隐含着明显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作者把所要说明的道理利用故事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寓”是寄托的意思,具体说,寓言就是把一种深刻的哲理或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文学样式。

寓言一般由“身体”(故事) 和“灵魂”(寓意) 两部分组成。

2.了解伊索和《伊索寓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均选自《伊索寓言》。

课件出示: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过渡语:《伊索寓言》的译者白山先生曾在书的序言中说:“有些寓言后面的‘教训’,现在看来则显得牵强,我们在阅读时不妨只从寓言故事出发,而不必用这些教训来理解故事。”那么,我们就从故事出发来阅读寓言吧!

1.请同学们默读这则寓言,概括情节,完成下表。

开端  
发展  
结局  

预设:

开端 赫耳墨斯来到人间,想得到人间的尊重。
发展 他确信自己有把握会胜过宙斯和赫拉。
结局 出乎他的预料,他的雕像最不值钱。

 

2.知识链接

宙斯: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第三代众神之王。

赫拉: 希腊神话中的第三代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家庭。

赫耳墨斯: 他是宙斯与迈亚的儿子。他是商业、旅行、牧畜、竟技、演说等的庇护神。

3.《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故事情节主要由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之间的三问三答构成。揣摩赫耳墨斯的“三问”,补写对话中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

(      ) 问道:“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      ) 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      )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预设:试探地  得意地  急切地

4.赫耳墨斯与雕像者有三问三答,去掉第二个问答可不可以?

课件出示:

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预设:不能。

因为第二次的问答是为了表现赫耳墨斯的虚荣心作的铺垫,拉长了他虚荣心理的预期。有了这次的铺垫,才和第三次的问答构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他的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

5.在洞悉赫耳墨斯的心理之后,你想对赫耳墨斯说什么呢?

预设:

示例一:虚荣心就像泡沫,很快就会破灭,让你遭遇尴尬。

示例二:不要在乎雕像的价格,尊重不一定体现在价格上。

6.课堂小结

阅读寓言要抓住故事中的细节进行揣摩分析,把握寓言的讽刺意义,深刻理解寓意。

 

蚊子和狮子

 

 

1.阅读《蚊子和狮子》,用一句话概括故事。

预设: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败给了蜘蛛。

  1. 删除寓言结尾的寓意,在情节梳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理出适用于类似情况的一般说法,而不限于寓言中的人、物或事。模仿结尾“这个故事适用于……的人”或用“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经历提醒我们……”等句式,重新拟写寓意。
方法提示:

(1)要对寓言故事中的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及故事情节进行分析。

(2)明确寓言中有几类人物,可以试着从各人物出发提炼寓意。

(3)可以对同一个人物(情节)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提炼寓意。

示例: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寓意:

①这则故事讽刺了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