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昆明的雨》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情感,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
3.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作者对昆明雨季,昆明生活深沉而热烈的喜爱、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诵读品析文中所写事物的“滋味”,体会汪曾祺散文“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由“味”入“情”,感受作者对昆明雨季,昆明生活深沉而热烈的喜爱与怀念。
三、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对昆明雨的特点的理解和感悟作者蕴含字里行间的情感。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来完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教育家卢梭认为:“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只能接受形象。”鉴于此,本设计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我研读——生成新知;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等散文阅读策略, 让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分化学习难点。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今天就让我们来美美地欣赏吧。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青头菌(jùn) 鲜腴(yú) 篱笆(lí bā) 鸡 (zōng)枞
黄焖鸡(mēn) 扳尖(bān) 炽红(chì) 缅桂(miǎn)
绿釉(yòu) 密匝匝(zā)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鲜腴:新鲜肥美。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方比:比较、对比。
扳尖:一种鞋子式样,呈船形,鞋头尖小而上翘。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三)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江 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 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主要作品有《受戒》《沙家浜》等。
(四)背景介绍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三、品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情感。
(一)读课文,明结构。
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感情激烈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文章篇幅短小,要求学生多读几遍。其次教师范读,然后让学生探讨出课文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①②):由描述给宁坤的画入手,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点明主题。
第二部分(③-⑨):详细描写昆明雨的特点以及雨季的一些植物以及相关的人和事。
第三部分(10-11):描写雨中的淡淡乡愁,再次点明“我”对昆明的雨的想念。
(二)初探文本,感受意蕴
探究问题(1)初读文章思考:文章题为《昆明的雨》,为什么开篇要描述给宁坤画画的内容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或明确:所画的是昆明乡情民俗,画里的景物是昆明雨季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内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描述(结构)。该画题字露出了对昆明雨季的喜爱(情感)。
技巧点拨:“为什么”一类的问题,往往比较宽泛,需要从“内容、情感、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意境”等多方面发散思维,再对应文本内容思考作答。
探究问题(2)再读文章: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为何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勾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学生独立勾划后作答。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探究问题(3)为什么说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教师点拨: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词“明亮”、“丰满”、“使人动情”,再在文中找出与其对应的词句。
学生独立勾划、小组讨论之后回答。
教师适时补充或明确:
“明亮的”:“并不使人厌烦”,“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所以无论从雨季的自然环境来看,还是生活在雨季的人们的心情来看,都是“明亮的”。
“丰满的”、“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浓绿”、“水分饱和”、“夸张的旺盛”,仙人掌多,且极肥大,可以代替篱笆,并且倒挂着也能开花。说明昆明雨季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