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  

小故事大道理

编版 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三本童话,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学习

重难点

1.能够归纳寓言学习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运用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方法体会寓意。

2.感受阅读寓言的快乐,产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学情分析

“快乐读书吧”安排的读书活动,虽然主要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学生也比较愿意读寓言故事,但是教师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读懂寓言故事。读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阅读计划,明确阅读要求。阅读过程汇总,要做好指导和监督。阅读后,要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把阅读活动引向深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激趣导入,重温寓言故事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我们来做个游戏:看图猜故事说寓意。

2.班内开展活动。教师ppt中出示图片,学生抢答。

(1)画蛇添足。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2)掩耳盗铃。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

(3)亡羊补牢。故事告诉我们,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做错了事情不及时改正。

(4)乌鸦喝水。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要面对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

(5)邯郸学步。故事告诉我们,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6)自相矛盾。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都要讲究实事求是,不能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自己与自己产生矛盾。

3.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的东西来…….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故事,大道理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老师走入小故事中的大道理,感受阅读寓言的快乐。板书:小故事 大道理

学习任务二聚焦文本,总结读法

1.你读过这本书吗?

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这些寓言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有趣,既发人深省又好玩。

2.推荐书目:《中国古代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精选80篇左右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编为六组。这些寓言均由相应的文言文改写成现代文。邯郸学步、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刻舟求剑、杯弓蛇影、掩耳盗铃、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等故事都属于中国古代寓言。

3.怎样阅读寓言故事呢?我们通过一个经典故事来学习一下。

4.出示《叶公好龙》。

(1)《叶公好龙》讲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有个喜欢画龙的叶公,在见到真龙之后被吓得丢了魂。虽然叶公喜欢画龙,但并不喜欢真龙,甚至惧怕龙。

“叶公好龙”现用来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这则寓言故事辛辣地讽刺了叶公是言行不一的人物,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不要盲目的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

总结: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少。他们往往口头标榜着“节约粮食”“环保先锋”“文明人”,但实际做起来却是另外一种情况:点餐一大桌、出行必开车、排队加塞、随地吐痰……这跟叶公好龙又有什么两样呢?

总结: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5.阅读提示。

(1)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联系生活中的任何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学习任务三拓展阅读,了解推荐书目

1.推荐书目:《伊索寓言》

2.《伊索寓言》搜集整理了很多古希腊的民间故事。这部寓言集就像一个奇妙的动物王国,漫步其中,我们会看到吃不到葡萄酸的狐狸,还会遇到咬死救命恩人的蛇……

3.欣赏经典故事《狐狸和葡萄》。

狐狸和葡萄

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

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

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

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决定放弃,他昂起头,边走边说:“葡萄还没有成熟,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实事求是,且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4.欣赏经典故事《农夫和蛇》。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