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全新章节式二级菜单课件【2023年修订】

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浓溪镇小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陈晨曦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识记生字新词,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2.通过分析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体会文中母亲的人物形象。(难点)

3.从生活小事中感悟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核心素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爱,是千百年来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史铁生21岁的时候,他突然因重病而导致高位截瘫而截肢,从此,他永远坐上了轮椅。随后,一直默默支撑他坚强活下去的母亲也因肝脏疾病才49岁就过早离世。史铁生的成长之路,其实是母亲用生命作代价铺就的。

作者对母爱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也因此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在他许许多多的作品中,都写到了他的母亲,他对母亲的理解已经升华为世界上最为动人的诗篇,本文《秋天的怀念》就是一篇这样的文章。

秋天是令人牵挂、让人怀念的季节。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一份感动、一份崇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去感受母爱的伟大和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之情。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21岁时,因病双腿高位截肢,其生活全靠母亲照理。

史铁生的作品,语言清新质朴、富有哲理。

其代表作主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2002年,他获得2002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其授奖词为:

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节选)

本文《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

三、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huàn           qiáo cuì            shàn           xù dāo

瘫痪              憔悴             仿膳            絮絮叨叨

2.多音字辨析

宿(sù)舍

宿    一宿(xiǔ)

星宿(xiù)

魔法记忆:好朋友小明在宿(sù)舍给我讲了一宿(xiǔ)有关星宿(xiù)的常识。

3.词语解释

暴怒无常:毫无规律地发大火。常,规律。

北海:这里指北京的北海公园。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仿膳:为皇帝提供的饮食称为御膳。这里指北海公园的一个饭庄。

泼泼洒洒:形容水从容器中散洒出来的样子,这里引申为写文章、做事气势很大,洋洋洒洒的意思。

四、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边听边思考:课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在结构上可分为哪几部分?据此归纳文章的段意。

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诵读音频。学生听读后抽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更正或归纳:

课文的线索:看菊花

分析:“看菊花”是本文的线索,是母爱的集中体现,是母亲心愿的体现,是我重获新生的象征。

文章结构层次及段意:

第一部分 ①一②: 我拒绝母亲带我去看菊花。

第二部分 ③一⑥: 母亲走了,再也不能带我去看菊花。

第三部分 ⑦一⑦: 我和妹妹去看菊花。

2.在文中,“我”具有怎样的脾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课文用了哪些具体事例来体现“我”的脾气?

学生回答:暴怒无常;因为双腿瘫痪后,“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具体体现:

①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②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③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

3.用课文原文回答:面对“我”的坏脾气,母亲的反应怎样?

①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②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③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4.课文将“我”的暴怒无常与母亲的理解、体贴进行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突出母爱的无私、伟大、坚强。

5.母亲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