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课  《社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概括情节,体会小说一波三折和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

2.品味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纯美的环境与淳美的人情。

3.对比删节的部分,体会作者对世界“爱”与“诚”的渴望。

【重点难点】

1.概括情节,品味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纯美的环境与淳美的人情。

2.把握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体会作者对世界“爱”与“诚”的渴望。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诵读导入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澜的图画,犹如一串欢快跳动的音符,提起童年,我们总会有无尽的回忆和向往。对于许多人来说,童年都是美好快乐,饶有趣味的。高尔基也曾说过,童年是最值得品味的美酒,人们在回忆自己童年往事之时,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是鲁迅这样的文学战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无比温馨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小说《社戏》,去探索《社戏》里的童年生活。

二、检查预习

1.文题解读

“社”,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社中有“庙”,为了祈求全社平安富足,社庙里每年一定时间都要演戏,这就叫做“社戏”。

2.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社戏》收录在《呐喊》里。

3.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钳(qián)  偏僻(pì)    行辈(háng)  漂渺(piāo miǎo)

撮(cuō)   照例(lì)    欺侮(wǔ)    撺掇(cuān duo)

潺(chán)  嘱咐(zhǔ)  宽慰(wèi)    踊跃(yǒng yuè)

惮(dàn)  怠慢(dài)   礼数(shù)    好歹(hǎo dǎi)

桕(jiù)   凫水(fú)    屹立(yì)     皎洁(jiǎo jié)

楫(jí)    家眷(juàn)  归省(xǐng)   絮叨(xù dāo)

理解词义:

归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省,探望、问候(多指对长辈)。

偏僻:荒僻,交通不便。

絮叨:唠叨的,啰嗦的。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怠慢:表示招待不周到。

礼数:礼节;礼貌的等级。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三、活动一:理“社戏”之事

1.看标题,明线索

读标题,结合文章内容,猜想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社戏(或看社戏)

2.按时间,析结构

请以“社戏”作为关键词,按“时间”顺序来概括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盼看社戏(1-4)—去看社戏(5—30)—看社戏后(31-40)

3.找转折,说故事

过渡:有专家评论鲁迅先生是写“转折”的高手,往往将小说的情节写得一波三折。

请以“我”为叙述视角,寻找并扣住故事中的“转折”,说一说文中的故事。

要求:概括的内容里必须有“转折”的意味。如:第一段可概括为: 平桥虽小是乐土。

明确:

1段:平桥虽小是乐土

2段:玩友吵闹不犯上

3段:钓虾放牛尬事多

4-6段:不准随友心焦躁

7段:无船出行双喜解

8-13段:急盼看戏觉船慢

14-21段:乘兴而去扫兴还

22-23段:夏夜返航意未散

24-30段:停船偷豆趣横生

31-40段:戏豆普通乐无穷

4.循因果,理情节

过渡:情节的一波三折,离不开其中的因果关系。

(1)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八件事,力求每件事之间具备“因果”关系,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如:“平桥乐土”是第一件事,那么之所以说“平桥是乐土,是因为什么呢?所以第二件事应该怎么概括呢?依此类推,准确概括。

明确:

①平桥乐土→②玩伴优待→③友解船忧→④月夜行船→⑤赵庄看戏→⑥归航偷豆→⑦深夜返回→⑧次日议豆

(2)这八件事中,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详写:③④⑤⑥;略写:①②⑦⑧

(3)文题为“社戏”,那么“赵庄看戏”以外的其他事件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明确:因为前三件事是看戏前的铺垫,表明看社戏的缘由,月夜行船是在看戏的途中发生的,后三件事是看社戏回去的路上发生的,前后都围绕着“社戏”进行描述,所以都不能删掉。

四、活动二:辨“社戏”之我

过渡:刚才,通过不同的维度理清了小说情节,阅读小说首先就要理清情节,那么什么是小说呢?

文体知识: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