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19 只有一个地球 | 部编版 | 六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 第2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 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2. 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
||||
学习重难点 | 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 ||||
学情分析 |
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对于说明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在前期的学习中也学过,但因为接触到的说明文并不多,所以,在理解运用时还是有难度。同时,本单元要求“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对于学生来说,抓关键句从三年级开始就已经学习,但要把握好观点,对学生来说比较难。针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课文讲解时,不时地穿插学习说明方法,不断学习巩固;同时,对于难点,我们还可以分层分步,放慢脚步,资料引进、比较阅读、课外拓展等逐步去化解难点,掌握知识点。 | ||||
教学辅助 | PPT、学习任务单等。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得出结论 保护地球
1.播放草原、海洋、森林、河流等资源受保护时和受破坏时的画面。
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出示句子:
-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 启发学生思考: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默读第5~7自然段,找出不能移居的理由,并简要概括,小组交流。
(1)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至少”是副词,指最少限度。“至少”一词点明了到现在为止,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警告人类,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应该积极保护它。
(2)结合回答出示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40万亿千米!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太远了!
4.交流指导。提炼不能移居的两个原因:目前,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建造移民基地只是遥远的设想。
5.联系第三单元中《宇宙生命之谜》一文,复习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从温度、水分、大气、光热等方面,补充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的其他原因。
6.激活学生体验,引导学生抒发情感。作为这个宝贵地球上的一员,你是幸运的。此时此刻,有什么话想对这个太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的地球母亲倾诉呢?
7.交流反馈,得出结论。
学生齐读句子:“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学习任务二 得出结论,梳理方法
1.启发思考:“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呢?
2.借助图示,梳理内容。
(1)结合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相关段落的意思,完成下图:
(2)小组交流,相互补充。
3.交流指导。
(1)第1~2自然段:从“美丽而渺小”感悟“保护地球”。根据内容,进一步提取关键信息“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书写在词卡上。
(2)第3~4自然段:从“自然资源有限”感悟“保护地球”。根据内容,进一步提取关键信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可再生资源遭受毁坏”,书写在词卡上。
(3)第5~7自然段:从“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保护地球”。根据内容,进一步提取关键信息“目前,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建造移民基地只是遥远的设想”,书写在词卡上。
4.构建思维导图,让得出结论的过程直观化。
(1)师生合作,整理摆放词卡,在黑板上形成思维导图。(即教学板书)
(2)对照思维导图,发现关键信息之间的联系,说说“要保护地球”的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